各类调研报告-45篇(第65/90页)
(四)金融生态环境欠佳制约政府干预效果
金融生态环境与金融市场建设密切相关。
2018年北京工商大学对全国30个省份2457个县的金融生态环境进行了测评,其中28.8%的县为国家级贫困县,但入围县域金融生态指数前100的国家级贫困县仅有17个,相对贫困县整体金融生态环境欠佳。样本旗县也存在企业和居民对金融知识了解较少、信用及还款意识不强、金融要素市场缺失、金融机构间无法形成有效竞争、金融秩序不够规范等现象。金融业务以信用为基础,相对贫困地区金融生态环境欠佳,不利于当地金融市场的建设,也不利于域外金融资源向相对贫困县转移,制约着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效果。
三、对相对贫困县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建设的建议
在多年的实践中,样本旗县政府显著促进了地方金融市场建设,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结合相对贫困县对金融需求的动态变化特点,相对贫困县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建设的方式也需要持续变革。
(一)厘清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建设的目标与原理
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能够为相对贫困县经济发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持。结合相对贫困县的实际情况,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干预和市场要素仍然是相对贫困县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两个主要推动力。首先,必须明确相对贫困县地方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建设的目标。相对贫困县地方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建设并不是要建设福利金融市场,而是通过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健全当地金融体系,引导各类金融机构设计适合当地需求的金融产品,并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服务,从而促进当地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相匹配。其次,要厘清相对贫困县地方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建设的理论原理。一直以来,相对贫困县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建设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实践。结合相对贫困县脱贫攻坚同全面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实特征,支撑相对贫困县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应从发展经济学逐步向市场金融学转变。相对贫困县政府要充分运用市场要素,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构建高质量的政府-市场二元关系,通过调节金融生态环境促进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和效率最大化。
具体而言,与发达地区相比,相对贫困县金融市场的最大特点是金融机构少、直接融资少。因此,在构建高质量的政府-市场二元关系中,要充分发挥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区域股权交易中心和保险机构的作用,使之成为相对贫困县地方政府干预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新抓手。其一,相对贫困县地方政府要着力通过市场化方式化解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在发展中面临的风险防范难、融资成本高等问题,充分发挥地方法人机构网点多、本土化程度高及决策流程短的优势,促进地方法人机构服务区域经济。其二,相对贫困县地方政府应积极协调银行与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把银行发放扶贫贷款和小微贷款的部分信贷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提高信贷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其三,相对贫困县地方政府通过区域股权交易中心的市场化手段对当地资本市场发展进行良性干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深当地企业家对资本市场的了解,夯实产业振兴的金融基础。
(二)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的干预手段
相对贫困县发展的主要特征是动态调整性。
2020年我国贫困县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下一步的重点任务调整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战略上由消灭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递进。
[14]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为产业服务,与产业生命周期交互影响,也具有动态调整的特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相对贫困县地方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措施要具有可持续性。因此,相对贫困县政府干预金融市场不仅要充分体现当地企业和居民的实际金融需求,还要考虑金融市场主体的需要和干预方式的可持续性,杜绝因政绩考量等原因而造成一刀切的现象,阻碍相对贫困地区金融市场的良性发展。为突破相对贫困县域内金融资源有限、难以形成持续影响力以及应对动态调整需求的瓶颈,相对贫困县地方政府干预金融市场建设一方面要强调顶层设计,将金融需求与金融供给通盘考虑,系统化设计金融市场建设的长期规划;另一方面要强化"省-市-县"三级联动,尤其是"市-县"的联动。通过市级政府统一指挥协调,整合区域内金融资源,促使市域内相对贫困县与相邻县的金融市场联动,更多地发挥相对贫困县地方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作用。再者,县、乡、村三级行政机构可以通过加强当地信用环境建设等方式系统地优化金融生态环境。
(三)充分把握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机遇
金融行业的发展受到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度影响。2021年12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县域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研究报告2021》显示,金融机构利用数字授信、数字信贷、数字保险等科技方法提高了普惠金融的服务范围和金融支持力度。将2020年与2017年的得分进行对比,数字贷款的服务广度增加了8倍,数字授信的服务广度增加了488.74%。但是,目前我国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经济水平正相关性显著,不平衡的特点日渐显现。西部地区尤其是相对贫困县域的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与东部发达地区县域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数字金融的鸿沟仍然存在。相对贫困县政府要充分抓住科学技术革命的机遇,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相融合。
一是相对贫困县政府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有效突破相对贫困县的地域限制、物理条件差的硬束缚,形成片区合作模式,抱团取暖,拓宽各类金融资源的获取途径。二是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适度加大金融机构之间的有序竞争,营造金融科技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利环境,发挥科技和经济的扩散和溢出效应。三是通过市场化手段与银行或第三方科技公司合作,挖掘金融可用数据、搭建信用评价体系,在加大金融市场信息对称程度的同时,优化当地金融生态环境。四是通过金融业务模式创新和技术思维创新,利用区块链技术赋能供应链金融,破解中小企业贷款难题;五是充分探索数字化与产业化融合的创新路径,丰富相对贫困县地方政府干预的措施,以产业变革带动当地金融市场高质量发展。
(四)发挥人才洼地提供智力支持的作用
相对贫困县金融人才匮乏问题使得当地金融市场发展、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措施受限。"智力扶贫"、挂职干部制度都为相对贫困县输送了较多人才。近几年,国家一直鼓励符合条件的人员返乡创业,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城市就业不容乐观,为相对贫困县引进金融人才带来了新的机遇。
一是要加强对现有政府工作人员的金融培训,提供更多域外考察、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金融知识素养,制定符合当地金融市场发展规律的各项政策。二是落实各项政策、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县域金融机构引进人才提供相应的便利,解决落户、子女入学、家属就业等实际困难。三是进一步引进金融机构挂职干部,促进政府人才与机构人才双向交流,提高政府与机构合作服务金融市场建设的效率。四是健全人才管理培训体系,定期为当地居民普及金融知识,盘活当地人才资源,激发人才潜力,提高金融市场建设的整体人文环境。五是加强与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的联系,建立长期的帮扶和培训关系,实现一对一的金融理论指导,同时在定向人才培养、实习就业等方面实现全方面战略合作。六是结合"互联网+"的技术发展,建立金融云智库,吸引专业人才为相对贫困县金融市场发展提供专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