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深化"放管服"改革中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先手棋",是转变政府职能的"当头炮",更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动力的关键之举,对创优营商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在具体落实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需关注解决。
一、存在问题
一是简政放权质量不高。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仍未彻底转变,有的部门还停留在审批式管理阶段,重权力、轻服务观念比较严重,工作协调联动还不够平稳顺畅,权力下放过程中整体联动、业务协同不够;行政审批环节多、耗时长等问题依然存在,一次性告知、信息公开、办结时限等措施落实还不到位;基层承接能力不足,受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硬件设施等方面因素,上级部门下放的部分行政审批事项业务性、专业性较强,基层承接落实能力不足,普遍存在"接不住""用不好"等问题。
二是监督管理落实不严。监管认识上仍有误区,工作中存在"重审批轻监管,重实体轻程序"现象。仍习惯于应急式监管、运动式监管,甚至把监管简单理解为取消下放事项的承接落实,全过程监管作用发挥不强。事中事后监管短板突出,监管内容简单粗放、精细化程度不高,监管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放""管""服"链条脱节;监管力量不足,基层所需的专业人才配备不足,监管流程、监管方法等方面还亟需改进,在执法检查中难以发现深层次的问题和隐患,系统化监管体系建设不规范。
三是政务服务仍需优化。部门、行业之间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普遍存在推送信息"互不相认"现象,政务服务业务系统网上平台条块分割,难以实现横向互联互通,群众和企业基本信息处于"碎片化"状态,导致办事效率低、成本高、时间长;乡镇、村街便民服务中心发展不均衡,建设水平参差不齐;帮办、代办等新服务模式发展缓慢,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能力素质不高、自我要求不严,企业和群众办事依然会遇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影响投资环境的情况。
四是制度机制不够健全。推动改革深化和督促改革落实的机制不够健全,体制机制调整速度、工作人员观念更新和素质提升速度、相关配套跟进速度跟不上改革需求。部分单位、部门存在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精细化程度不高,涉及"放管服"改革方面的相关制度机制不完善,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如"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和全程电子化认证平台建设不够有力,作用发挥不强,线上受理和线下运作"两头跑"的问题依然存在,自助设备多为部门单位自行设置,互不联通、功能单一。
二、对策建议
一要在精准对接上"乘势而上"。加快数据互联共享、推进政务服务"跨省办""自助办""一网通办",承接做好项目审批、投资审批、企业开办等方面的改革事项,加快推进群众意见集中、反映强烈的事项改革,持续推进"减证便民",全面清理烦扰企业和群众的各类"奇葩"证明,大力减少盖章、审核、备案、确认、告知等各种繁琐环节和手续,及时公布保留证明事项目录;积极加强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对接,主动加强对法律法规、业实务流程、操作技能等方面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跟进掌握新政策、新要求,不断提升窗口工作人员的承接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要在监管方式上"与时俱进"。积极构建以权责清单为基础、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原则、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综合性、多元化监管体系。以市场监管、环保、应急等领域为重点,加强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征信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和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及时公示共享信用信息,推动实施信用约束和部门联合惩戒,对存在严重违法失信行为、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市场主体,在政府采购、行政许可、银行信贷、授予荣誉称号等领域依法进行限制或禁止,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效果。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的科技手段,打造24小时全天候、全时段监测系统,实现线上线下立体化、智能化、精准化、动态化监管,切实促进监管水平提升。
三要在优化服务上"用心用情"。坚持对办理流程能优尽优、办理材料能减尽减、办理时限能压尽压。不断延伸拓展"数字政府"助推优化营商环境作用,充分运用"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县级政务服务大厅、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以及村(居)便民服务点的规范化建设,实现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一体推进,坚持在就近就地办理的基础上,有序推进政务服务高频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和"帮办、代办"。依托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平台和基础信息资源库,统筹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部门、行业之间的政务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共享共用,推行"全程无纸电子化"登记流程,扩大电子营业执照的受众面和覆盖面,解决审批流程繁杂冗长问题。
四要在制度机制上"务实管用"。坚持把"放管服"改革作为创优发展环境的重点任务来抓,严格执行一次性告知、一表填报、限时办结、失责追究等工作制度,针对难点、堵点问题,单位、部门之间要及时召开专题会、协调调度会,面对面解决有关问题。建立主要领导抓总揽、政府抓统筹、牵头部门抓专项推进、其他部门抓具体落实的工作机制,坚持量化考核管理,设定分值指标,以刚性的制度约束倒逼减环节、优流程、压时限、提效率。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同时,做到正反结合、双向发力,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和反馈渠道,利用网络等评价评估手段,真正让群众放开手脚参与到评估和监督中,逐步构建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