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1年度调研报告合集43篇(第4/20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17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3分钟

对于营商环境问题,历经全面深化改革和"重、强、抓"专项行动,锦州市对营商环境进行了集中整治,软环境已经大为改观,之前企业反映的"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不良作风老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企业办事的难易程度确有很大不同,具体反映在规模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长起来,熟人、熟路办事有基础,小微企业由于政策和操作的不熟悉,办事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说到商会、协会问题,不得不提到目前基层工商联人员少的问题。除了日常工作外,其它作用基本没有发挥;商会、协会也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为:

成立门槛低、运行不规范、基本无监管、基本没有党组织等。

企业自身的发展问题。民营企业家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初、高中学历占比很大。家族式企业居多,用人唯亲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造成一些高级人才难以引进,导致民营企业缺乏现代管理、科学决策和企业长远发展规划,发展受限;民营企业中,中小企业居多,技术装备落后、产品档次低,对外合作交流不够,缺乏市场竞争力。

对于这些问题,笔者对锦州民营企业发展提出几点建议。首先,短期建议方面,集中组织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针对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进行政策宣讲。编办应对地方机构调整和相关部门职能变更的情况,及时在当地政府网站进行系统公示--方便民营企业到政府职能部门办事;税务部门应对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做系统讲解,重点放在如何操作实施--方便民营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到国家的优惠政策,减轻企业负担;另外,地方政府应落实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兑现招商时答应而没有落实的承诺,加强政府与民营企业的"亲清建设",建设诚信政府。

其次,中长期建议方面,一是完善政企关系,做好"亲"字文章。总结县

(市)区好的做法,如"1+12"工作模式的经验,加之精炼和完善,使之在全市推广;市委、市政府在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政策之前,充分征求民营企业家及相关学者意见,使政策能够有的放矢;职能部门真正转变工作作风,主动为企业服务,建立长期机制。

二是政府协调金融机构,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服务需要长期抓牢。金融机构要尝试为中小微企业建立标准信用制度,使之适应各类型企业,以利于中小微企业能够方便及时地得到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政府引导金融机构尝试开展多种融资考察标准,如真实有效订单、企业应收账款等;金融机构运用大数据平台综合考核企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及时有效的融资;建议财政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贷款担保风险补偿基金,鼓励担保机构积极为中小企业服务。同时扩大专项建设基金的投向,建议安排部分专项建设基金,对产业带动性强、技术含量高或市场前景好的民间资本投资项目予以大力支持。

三是落实人才政策。加强政府对人才的服务;加强人才服务中心建设,逐步建立各级人才库和人才流动网,及时为企业提供全省乃至全国各类人才信息;建设锦州地区之间不同行业之间的交流平台,方便企业寻找自己所需人才;人事和劳动部门要深入企业,真正了解企业所需。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提高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多开展教育实践方面活动,组织民营企业家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实施民营经济"培训计划",加大对民营企业家和大学生创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建议设立企业家培训基金。聘请省内外优秀企业管理人才和各行业技术人才,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定期或不定期对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进行培训;鼓励企业与院校结对子,引导企业与大中专院校建立联系,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和选派优秀人员到大专院校接受系统深造,努力提高管理者科学管理的能力。

关于天津台资企业税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天津市税务局税收科研所课题组

为深入了解国家及天津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在天津台资企业的贯彻执行情况,以及台资企业对天津税收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为企业排忧解难,市税务局税收科研所联合台盟市委会,在市政协港澳台侨专委会和市台办的具体指导下,开展了台资企业税收工作专项调研。

一、开展台资企业税收调研的背景

(一)天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台商台胞投资安居的乐土

海峡两岸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深化融合发展是两岸同胞心之所向,利之所系。多年来,天津为台商台胞投资兴业、创业就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优越宽松的政策环境,截至2020年7月底,天津市共批准设立台资企业2483家,合同投资总额176.66亿美元,合同台资额119.39亿美元。2020年初,天津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津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具体措施》。国庆节前夕,第十三届津台投资合作洽谈会暨2020年天津?台湾商品博览会成功举办,为海峡两岸融合发展增添了新动能。

(二)税务部门助力各类市场主体,努力克服新冠疫情影响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很多市场主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困境。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国家和天津出台了一系列的减税降费政策。天津税务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持续优化税收营商环境,并在全市税务系统开展了以"护苗促发展,税收在行动"的集中行动,面向广大市场主体讲政策、问需求、解难题、听意见。

二、开展调研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一)确定调研内容

市税务局税收科研所与台盟市委会共同商定调研提纲,确定调研主要内容是:了解国家及天津减税降费政策措施在本市台资企业的贯彻执行情况,了解台资企业对天津税收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为台资企业排忧解难。

(二)确定调研对象

市台办及相关区台办综合分析台资企业情况,初步筛选21家中小微台资企业为建议调研对象。市税务局有关部门运用税收大数据综合分析企业生产经营

和纳税情况,最终确定其中18家企业为调研对象。

(三)主要调研形式

市税务局税收科研所联合6家区税务局,一对一发放调查问卷、实地走访5家台资企业。组织召开税务部门代表、台资企业代表、财税专家代表参加的专题税收调研座谈会,台盟市委会、市台办、市税务局、市台联、市政协港澳台侨专委会负责同志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会。"人民网-天津频道""网易天津"对座谈会进行了报道。

三、开展台资企业税收调研的主要成效

从目前我们开展调研的情况看,大部分在天津投资的台资企业,2020年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如原材料采购受阻、海外订单减少、用工困难、资金周转不畅等,在企业自身努力和各政府职能部门的帮助支持下,普遍享受到了国家和天津市给予的减税降费红利,生产销售逐步恢复正常,企业经营者对天津今后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对本市营商环境非常满意。就税收工作而言,众多台资企业一致对税务部门的工作表示满意和认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税企沟通渠道顺畅

各级税务局通过微信公众号、税企微信群及短信平台等方式宣传税收政策及时到位。有的税务局制作视频培训课程,通过钉钉等新媒体平台举办纳税人网络"云课堂",围绕企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出台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办税操作方式等进行深入解读并开展线上互动交流答疑,做到线上线下培训紧密结合,让企业"少跑路、线上问、随时办",灵活多样的方式得到了企业的广泛好评。截至2020年10月,市税务局已发布各类专题视频88期,实际操作类136期,直播类培训1000余场,8万余名纳税人接受了远程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一致赞誉。

(二)办税高效优质便捷

一是大力推动"非接触式"办税。积极推进"非接触式"办税,不断扩大"网上办",持续推进"线上办",深化应用"码上办",大力拓展"掌上办"。截至2020年9月底,全市有8000多名纳税人通过微信预约办理了预约办税业务。不断优化增值税发票"票e到家"业务,积极引导纳税人通过网络申领发票,6万余户纳税人通过"票e到家"申领发票17万余次,累计申领发票2亿多份。

二是打通退税流程的"最后一公里"。市税务局下大力气用足用好各项出

口退税政策,采取精简退税流程,提高退税速度等措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为小微企业开通退税绿色通道,内部加强部门协调及时调整退税流程,对外积极协调国库部门畅通"直退"渠道,由纳税人"申请退"变为税务部门"主动退"。如河东区税务局针对某台资企业提出的出口退税办理速度较慢的问题,通过快速审批,简化退税流程,以"直退"的方式完成退税,扶持了企业发展,得到了企业的高度认可和评价。

三是体验"智能办税"的"加速度"。市税务部门从纳税人与缴费人的需求出发,推行对外支付税务备案电子化,办理时限从过去的两三天缩短至现在的几分钟;推行新办企业涉税业务综合办理套餐,实现新设立企业涉税业务0.5个工作日内办结;推出网上办理出口退税服务,平均退税进度控制在5个工作日以内。积极拓展电子税务局功能,在国家税务总局承诺的185项网上办税清单基础上,实现了纳税人轻点鼠标即可在线办结262项涉税事项。

(三)政策落实不打折扣

一是减税降费政策红利直达市场主体。市税务部门以务实有效的举措,暖心贴心的服务,确保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地,帮助企业渡过发展难关,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税务力量。2020年前三季度,天津市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达438.80亿元。其中,2020年出台的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税费优惠政策新增减税降费288.6亿元,2019年年中出台政策在2020年翘尾新增减税降费150.2亿元。各基层税务局主动作为,积极问需,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如滨海高新区税务局对某台资企业捐赠的税收优惠进行一对一政策和申报操作辅导,确保企业能够及时地享受个人所得税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开发区税务局积极向辖区内的台资企业宣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点对点"推送税收优惠政策要点与办理流程,确保企业能够及时享受国家的减税红利。

二是税款延期缴纳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困难。市税务局积极落实相关政策,将本应2020年二、三季度缴纳的税款延缓至2021年一月份缴纳,极大缓解了企业经营的资金压力。为确保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知尽知,各级税务部门实时关注小微企业享受缓缴政策情况,调取1.5万余户相关企业名单,通过手机短信形式及时向企业法人、财务负责人及办税人员发送政策提示短信6万余条,指导纳税人及时享受政策,各区税务部门采取"一对一"政策辅导方式,帮助企业打消顾虑,确保企业应享尽享。2020年上半年,全市税务部门已为2.24万户小微企

业缓缴企业所得税款1.47亿元。

(四)解决困难积极协调

本着"份内事情精心办、份外事情尽力帮"的原则,内外兼顾,合力帮扶。对于税务部门职责范围的问题,本着办成事、促成事的责任心认真研究解决;对税务部门职责范围外的问题,主动与相关政府部门进行联络,牵线搭桥,促进沟通,帮助解决;对涉及市场主体之间诸如供销断链、资金短缺等问题,在尊重市场规则的前提下,充分发挥税收大数据等平台的优势,多措并举共克时艰,合力护好市场主体之苗。

一是开展银税互动。在帮扶企业过程中,税务部门紧紧抓住现金流这个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与金融部"联合开方",充分利用线上银税互动服务平台,将纳税信用转化为融资额度,以"信"换"贷",助力企业稳开新局。通过数据共享、征信互认,实现"银税互动"产品申请、审批、授信、放贷的"线上一站式"办理,最快用时约五分钟,为企业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效的融资服务,2020年上半年已累计为各类企业授信101亿元。如河北区某台资企业曾向辖区税务部门反映,其经营资金存在一定程度的周转困难,税务部门立即通过相关渠道告知企业可以通过银税互动平台等方式,并协调区金融办帮助企业解决资金困难,受到了企业的高度评价。

二是助力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针对企业当前普遍存在的用工难问题,有的税务部门主动联系人力社保部门和人才市场,由企业提出用工需求和意向,免费在"北方人力微招聘"微信公众号中刊登招聘广告,借助天津北方人才市场的影响力和公信力,用工企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收到了多名求职者的简历和应聘意向,为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招工难问题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获得了企业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三是搭建信息沟通平台。有的税务部门出面邀请市场监管等政府职能部门以及各类中介机构,与辖区内企业不定期举办座谈会、通气会等多种交流平台,倾听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各种有价值的信息源,有效帮助企业拓展销售渠道和空间,提升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税收大数据优势,精准梳理企业需求,主动筛选大数据促成供需双方对接合作。2020年以来,税务部门利用税收大数据帮助企业接链补链,累计实现购销成交额已达2.5亿元。

四、台资企业税收调研中发现的几个问题

(一)有关税费政策精准宣传力度有待加强

在台资企业税收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各类税费优惠政策对于企业财务和办税人员的宣传是比较充分的,也达到了预期的成效。但对于企业经营者而言,宣传的渠道和力度还不够充分,加之企业内部沟通不畅,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各类税费优惠政策的了解和知晓程度不够深入和全面,对于减税降费的获得感不够明显。

(二)"票e到家"邮寄费用负担主体不够明确

"票e到家"本身是税务部门为方便企业购领发票,推出的一项便民办税措施,受到了纳税人的广泛好评。由于尚未明确邮寄费用的支付主体,有的区税务部门用自有经费或政府支持经费支付,对企业而言是免费的;有的区税务部门由于经费不足,而由企业支付费用。有的纳税人对这一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因此产生疑义,甚至误认为个别税务部门落实政策不到位。

(三)有时税务软件升级比较频繁

由于税务软件受税收政策更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系统升级频次相对比较频繁,操作不够便利。有企业办税人员反映,升级频次较多,有时遇到系统升级时,一些涉税服务无法及时办理,在线等待的时间相对较长。

(四)税企银三方联动机制还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在召开的台资企业税收调研座谈会上,有的专家学者提出,目前税务部门、市场主体与金融机构三方的联动机制取得明显成效,还可以再更深层次开展金融和税收创新,开发更多的有关税企贷方面的金融产品,充分发挥税务和金融部门的职能作用。

(五)台籍人员办理代开发票业务不够便利

有台资企业办税人员反映,台籍人员取得劳务报酬后,在办理代开发票业务时政策不够明确、流程和手续比较繁琐。

五、进一步优化天津税收营商环境的建议

(一)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天津高质量发展贡献税收智慧和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2035年基本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形势的发展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作为重要政府职能部门之一的税务部门,要把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总结"十三五"税收工作、谋划"十四五"税收发展紧密结合,在不折不扣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依

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持续改进办税缴费服务、进一步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以及不断优化税收执法方式和税收营商环境等方面进一步提质增效。坚持"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理念,当好企业的"服务员",注重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厚植有利于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税收营商环境,为更好服务"六稳""六保"工作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建设"五个现代化天津"中体现天津税务之为。

(二)加大税费政策的精准宣传力度,回应纳税人的相关诉求

一是加大对企业经营者的税收政策宣传力度,采用多种形式,精准宣传国家和天津市颁布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使企业经营者在规划整体生产经营活动时,通盘考虑国家税费政策的因素和影响,增加企业经营者的获得感。二是关于"票e到家"服务邮寄费用的问题,建议开展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统一费用支付渠道,加强宣传,消除误解。三是关于台籍人员代开发票不够便利问题,建议与市台办等政府职能部门沟通协调,完善相关办税政策,优化流程,方便办税。四是关于税务软件升级频次问题,建议软件升级之前做好预案,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提前告知办税人员,尽可能减少软件升级频次及对业务办理的影响。

(三)发挥税务部门的优势,加强税务部门与对台相关部门的交流合作

税务部门具有联系市场主体直接广泛的优势。对台相关部门具有联系台商台资的独特优势。部门间可以充分发挥各自在不同领域的优势和特点,在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市场主体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在充分用足用好各类税收政策的同时,助推税收帮扶措施由"护苗"向"育林"层次拓展,在更高的层次和更宽的视角,深入分析台资企业共性问题,研究推出惠及面更为广泛的帮扶和助力措施,精准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四)探讨进一步推进税企银联动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台资企业快速和健康发展

推动实现金融和税收创新,运用税务部门的纳税信用等级评级系统,结合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等级评价机制,为金融机构提供优质的客户群体,帮助在生产经营中遇到暂时困难的优质企业提供金融扶持,助力企业解决融资遇到的实际困难。从长远角度看,金融机构可以向有资金需求、纳税信用优良的企业提供专项用于税款支付的金融产品(如"稳税贷"),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实现财、税、企、银共赢合作,促进包括台资企业在内的各种市场主体快速健

康发展和成长。

(五)强化风险管理,降低纳税人"纳税过错成本"

还责于纳税人是国家税务总局征管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但这不意味着放任不管,税务部门要强化风险管理,降低纳税人的"纳税过错成本"。首先是增强风险管理意识,强化事中事后管理,从纳税人的日常纳税申报到年终汇算清缴;从企业的日常办税行为到与纳税有关的经济指标进行全方位的风险管理。其次,建立纳税人年度税(费)风险自主应对制度,将风险管理的关口前移,实现风险管理由税务部门单纯事后纠错到纳税人事先预防和税务部门事后纠错相结合的转变,促进征纳双方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共治共享。最后是利用大数据分析,对不同的税收风险分类提醒和集中推送,提醒纳税人及时发现和应对涉税风险,及时改正纳税错误,减少因非主观因素而犯错,采取"首违不罚",从轻处理原则,最大程度降低纳税人非主观纳税过错成本。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新余市教育局 张晓明

(2021年5月31日)

一、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优势与瓶颈

新余职业教育经过3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走出了一条"小城市办大职教"的成功之路,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40万名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新余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全市共有职业院校13所,其中本科院校1所、高职院校3所、中职学校9所,在校生达7.5万人(较2016年增加3万余人,增幅达66%),教职工3400余人,各职业院校累计开设专业160余个。

经过30多年的发展,新余职业教育具有明显的优势。一是品牌响。全国民办中等职业教育工作经验交流会曾在我市召开,我市职业教育被教育部誉为"新余现象"。二是基础好。我市职业教育起步早,从中职、高职到应用型本科,从技工学校到技师学院,学科门类较全,初步形成以应用型本科为龙头、高职为骨干、中职为基础的办学新格局,积淀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三是机制活。我市职业教育以民办教育为主体,民办职业院校数量多,形成了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办学格局,办学机制灵活。四是支撑强。作为"工小美"城市,我市有良好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独特的工业基础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发展态势,为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了强大的市场需求和产业支撑。五是政策优。《国家教育部省人民政府关于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综合改革提质创优的意见》(赣府发〔2020〕16号)明确提出"在南昌市、赣江新区、共青城市、新余市、赣南地区和其他产业聚集度较高的区域规划建设职教园区、省级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示范区、技能人才培养综合园区和公共实训中心。"未来一段时期尤其是三至五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在全国上下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热潮中,我市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存在许多瓶颈,主要有用地瓶颈、投入瓶颈、师资瓶颈、生源瓶颈、专业瓶颈等。

二、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是成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应抓住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省部共建职业教育高地的机遇,集中解决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类矛盾和问题。同时参照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的做法,全面重启省职教园区运行,在全市范围内选派精干力量推进省职教园区各项工作。

二是加大职业教育发展资金支持。参照中国(南昌)现代职教城的做法,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我市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主要用于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双高"院校和专业奖励、省级以上产教融合型企业奖励、高层次人才培育和引进、技能大赛、毕业生本地就业创业补助等方面。

三是加快推进职教园区建设步伐。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采取向上级争取用地指标、将省职教园区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将省职教园区规划纳入城区总规划等三种方式争取用地指标。同时,在省职教园区难以保证职业院校发展壮大土地需求的前提下,在仙女湖区和高新区组团打造职教园区,积极引导职业院校入驻高新区,建立我市职业教育发展东部和西部两大职业教育组团,形成两翼齐飞的职教发展布局。

四是全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摆在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以职教高考制度改革为契机,打破职业教育上升的"天花板",畅通中职到高职、本科上升的"阶梯",推动职普融通,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打造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持中职学校与我市高职院校开展"3+2"合作培养和中职学校与新余学院、江西工程学院等本科高校"3+4"分段培养模式,扩大我市高职和本科招生规模。此外,以省职教园区列入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项目为契机,通过整体打包方式立项积极争取专项债等资金支持。

五是扎实推进"双高院校"创建。全力支持江西冶金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实施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创建国家级、省级高水平高职院校和特色优势专业;支持赣西学院、江西新能源学院等高职院校申报职业教育本科院校。全力支持市职教中心等学校创建江西省优质中职学校和江西省高水平中职学校,支持参与组建江西省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分院,支持申办高等职业院校。

六是切实加大招院引校力度。支持现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职业院校退城进园和引校入园力度,推动赣西学院、江西新能源学院、新余司法警官学校、新余新兴产业工程学校等院校进驻省职教园区。积极引进外市高校来余办学或设立分校,鼓励外来企业来余投资建校。

七是全力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围绕我市支柱产业,组建校企产教融合战略联盟,联合开展重点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企业职工培训等,促进优质资源整合、流动和共享,积极打造产教融合型城市。推动企业根据生产要求与职业院校联合举办各种订单班、培训班,为本地企事业单位培养技术技能型

人才,充分利用人社部门等的技能培训、就业创业扶持等专项资金,吸引更多毕业生留余就业创业。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国有企业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成效、问题和对策

以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为例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提出"两个一以贯之"重要要求,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按照中央、市委和市国资委部署要求,2019年下半年,天津渤海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全面启动以职业经理人改革为核心的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同时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需要不断创新思路予以解决。

一、主要成效

一是坚持制度先行,优化顶层设计。共修订补充薪酬管理、绩效考核、工资总额、用工管理等各项制度235项,修改完善条款1000余条。来自:QQ群【藏经阁】,QQ215425891,加入我们会员群,海量优质材料和PPT课件。

二是坚持应改尽改,早改革早主动。17户二级企业、56户三级企业全面实施了职业经理人改革,通过市场化招聘和聘任制方式选聘职业经理人222人,走在了国资系统前列。

三是坚持求真务实,落实"三能机制"。全面深化薪酬分配、全员考核和劳动用工改革,加大企业内部分配和绩效考核权重,畅通员工系统内流动和依法退出渠道,探索强化中长期激励机制,出台《超额利润奖励办法》,实现了经济效益与工资总额同向增减、挂钩联动,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

四是坚持结果导向,提高发展质量。2020年天津渤海化工集团主业利润完成17.12亿元,比年初下达的16.3亿元主业利润指标超额5%。2021年1月,营业收入40.94亿元,同比增长30.41%,利润总额0.77亿元,同比增长10倍。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