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1年度调研报告合集43篇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51770个字,预计阅读时长173分钟

目 录

1.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1

2."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十五周年调研课题组成员闫磊:

北京市"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6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打造"两山论"的广西实践样板"龙脊模式"的经验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8

4.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课题组:

对提高人民银行专项监督工作质效的实践与思考 12

5.郭守斌、魏域斌、魏玉杰:

对我国智慧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6

6.川观智库联合调研组: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调研报告 21

7.安徽省总工会经审会调研组:

关于工会经审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24

8.南阳市农业农村局方拓锦、陈自龙:

关于加快南阳市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三链"融合的调研报告 28

9.辽宁省兴城市委党校曹志琴:

关于锦州民营企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33

10.天津市税务局税收科研所课题组:

关于天津台资企业税收情况的调研报告 36

11.新余市教育局张晓明:

关于我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几点思考 43

12.中共天津市委党校第7期中青年干部培训二班课题组:

国有企业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成效、问题和对策 46

13.基层应急能力建设的"荆州探索" 50

14.华宇佳、马晓旭:

江苏省乡村生态振兴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 55

15.市委党校64期处干班学员孙云国:

将服务群众寓于城市管理工作之中我市城管执法服务进小区调研报告60

16.中国人民银行巴彦淖尔市中心支行联合课题组:

金融支持内蒙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研究 62

17.天津市委宣传部调研组: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弘扬典型精神引领改革发展工作纪实 70

18.留坝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张建红:

留坝县扶贫互助合作社财务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74

19.杨艳玲、刘国廷、李佃胜:

濮阳建设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的调研与思考 78

20.北京联合大学"城市休闲和旅游竞争力绿皮书"课题组:

全面提升城市休闲和旅游水平 84

21.锦州小东农工商有限责任公司李铁东:

全面提升垦区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调研与思考 88

22.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谢梦莹:

全球战"疫"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与建议 90

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纪委监委课题组:

如何统筹衔接"四项监督" 95

24.四川省邛崃监狱课题组:

四川省监狱系统一体化综合评估系统的实践与思考 98

25.杨晓军、钟欣、陈恒、白月:

北京三中院关于刑事财产刑案件强制执行情况的调研报告 106

26.中国人民银行赣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提升金融标准实施效果重要举措研究 110

27.湖北省委巡视办课题组:

推进巡视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 118

28."贵州深度贫困县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课题组: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贵州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研究 122

29.邯郸市委研究室、邯郸市民政局联合调研组:

邯郸以"两约"为抓手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 129

30.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东、马京鹏:

新时代加强党史宣传教育的若干思考 132

31.许昌市第35期县级干部进修班第三调研组:

以产业兴旺助力镇域经济腾飞 141

32.宜宾市委党校、市委党校课题组:

以地方红色资源为载体积极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144

33.张家界市委党校第64期处干班学员李本周:

我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 146

34.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调研组:

湖北省农业标准化发展现状及建议 148

35.基于河南省小微企业调查数据:

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金融纾困效果研究 154

36.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青年课题组:

疫情影响下的投入产出网络、风险传导与政策应对 164

37.课题组:

宜宾"三农"工作重心历史转移调查与建议 179

38.第57期县处级领导干部进修班营商环境课题组:

优化深化政务服务全力打造营商环境"金名片" 185

39.中共重庆市委党校课题组执笔人李英:

在学史知史中提高"政治三力" 190

40.许昌市第38期正科级干部进修班第四调研组:

找准服务定位提升社区基层治理效能 192

41.俞可平:

中国城市治理创新的若干重要问题基于特大型城市的思考 196

42.西南民族大学姜怡卓: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背景下供应链金融思考 212

43.许昌市第8期公务员进修班第三调研组:

做强乡村特色产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17

2020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

(2021年5月7日)

一、农民工规模、分布及流向

(一)农民工总量减少,流动半径进一步缩小

2020年,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各项稳就业政策不断落实落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农民工就业保持总体稳定。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比上年减少517万人,下降1.8%,规模为上年的98.2%。其中,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比上年减少466万人,下降2.7%;本地农民工11601万人,比上年减少51万人,下降0.4%。在外出农民工中,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101万人,比上年减少399万人,下降3.0%。

在外出农民工中,跨省流动农民工7052万人,比上年减少456万人,下降6.1%;在省内就业的外出农民工9907万人,比上年减少10万人,与上年基本持平。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重为58.4%,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分区域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省内就业农民工占外出农民工的比重分别比上年提高1.6、1.3、1.8和1.0个百分点。

(二)东部地区输出农民工人数减少最多,占到减少总量的一半以上

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输出农民工10124万人,比上年减少292万人,下降2.8%,占农民工总量的35.4%;中部地区输出农民工9447万人,比上年减少172万人,下降1.8%,占农民工总量的33.1%;西部地区输出农民工8034万人,比上年减少17万人,下降0.2%,占农民工总量的28.1%;东北地区输出农民工955万人,比上年减少36万人,下降3.6%,占农民工总量的3.3%。东部地区农民工减少量占到全国农民工减少总量的56.5%。

(三)在东部地区务工人数减少最多,中西部地区吸纳就业的农民工继续

增加

从输入地看,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15132万人,比上年减少568万人,下降3.6%,占农民工总量的53%。其中,在京津冀地区就业的农民工2076万人,比上年减少132万人,下降6.0%;在江浙沪地区就业的农民工5179万人,比上年减少212万人,下降3.9%;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农民工4223万人,比上年减少195万人,下降4.4%。在中部地区就业农民工6227万人,比上年增加4万人,与上年

基本持平,占农民工总量的21.8%。在西部地区就业农民工6279万人,比上年增加106万人,增长1.7%,占农民工总量的22.0%。在东北地区就业农民工853万人,比上年减少42万人,下降4.7%,占农民工总量的3.0%。

二、农民工基本特征

(一)女性和有配偶的农民工占比均有所下降

在全部农民工中,男性占65.2%,女性占34.8%。女性占比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中女性占30.1%,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中女性占39.2%,下降0.2个百分点。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婚的占17.0%,有配偶的占79.9%,丧偶或离婚的占3.1%;有配偶的占比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其中,外出农民工有配偶的占68.1%,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本地农民工有配偶的占91.1%,下降0.2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平均年龄继续提高

农民工平均年龄为41.4岁,比上年提高0.6岁。从年龄结构看,40岁及以下农民工所占比重为49.4%,比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6.4%,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占比继续提高。从农民工的就业地看,本地农民工平均年龄46.1岁,其中40岁及以下所占比重为32.9%,50岁以上所占比重为38.1%;外出农民工平均年龄为36.6岁,其中40岁及以下所占比重为66.8%,50岁以上所占比重为14.2%。

(三)大专及以上学历农民工占比提高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4.7%,初中文化程度占55.4%,高中文化程度占16.7%,大专及以上占12.2%。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在外出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6.5%,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在本地农民工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8.1%,提高0.5个百分点。

三、农民工就业状况

(一)在第三产业就业的农民工比重继续提高

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51.5%,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从事批发和零售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2.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从事住宿餐饮业的农民工比重均为6.5%,下降0.4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其他行业中,从事卫生和社会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比重有所增加。从事第二产业的农民工比重为48.1%,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从事制造业的农

民工比重为27.3%,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比重为18.3%,下降0.4个百分点。

(二)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

农民工月均收入4072元,比上年增加110元,增长2.8%。其中,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4549元,比上年增加122元,增长2.7%;本地农民工月均收入3606元,比上年增加106元,增长3.0%,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

(三)东部地区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快于其他地区

分地区看,在各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均有增长。其中,在东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4351元,比上年增加129元,增长3.1%;在中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866元,比上年增加72元,增长1.9%;在西部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808元,比上年增加85元,增长2.3%;在东北地区就业的农民工月均收入3574元,比上年增加105元,增长3.0%。

(四)制造业农民工月均收入增速最快

分行业看,农民工就业集中的六大主要行业月均收入继续增长。其中,从事制造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096元,比上年增加138元,增长3.5%;从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814元,比上年增加147元,增长3.1%;从事建筑业农民工月均收入4699元,比上年增加132元,增长2.9%;从事住宿餐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358元,比上年增加69元,增长2.1%;从事批发和零售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532元,比上年增加60元,增长1.7%;从事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农民工月均收入3387元,比上年增加50元,增长1.5%。

四、进城农民工居住状况

(一)人均居住面积不断提高

进城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21.5平方米,比上年提高1.1平方米,在不同规模城市的农民工人均居住面积均有增加。分城市规模看,农民工所在城市规模越小,人均居住面积越高。2020年,进城农民工在500万人以上城市居住的人均居住面积为16.9平方米,在500万人以下城市居住的人均居住面积均超过20平方米。

(二)居住设施继续改善

进城农民工户中,居住住房中有电冰箱的占67.0%,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有洗衣机的占68.1%,提高2.0个百分点;有洗澡设施的占85.4%,提高1.7个百分点;有独用厕所的占71.5%,提高1.9个百分点;能上网的占94.8%,与上

年持平。拥有汽车(包括经营用车)的进城农民工户占30.8%,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

五、进城农民工随迁儿童教育情况

(一)3-5岁儿童入园率有所提高

3-5岁随迁儿童入园率(含学前班)为86.1%,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入园儿童中,28.9%在公办幼儿园,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37.2%在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二)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在校率与上年基本持平

义务教育年龄段随迁儿童的在校率为99.4%,与上年基本持平。从就读的学校类型看,小学年龄段随迁儿童81.5%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上年下降1.9个百分点;12.4%在有政府资助的民办学校就读,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初中年龄段随迁儿童87.0%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7.1%在有政府资助的民办学校就读,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

(三)义务教育阶段儿童上学面临的问题有所改善

对于义务教育阶段的随迁儿童,47.5%的农民工家长反映在城市上学面临一些问题,比上年下降3.4个百分点。本地升学难、费用高、孩子没人照顾是农民工家长认同度最高的三个主要问题,认同率分别为29.6%、26.4%和21.5%。其中,本地升学难和费用高认同率较上年分别下降了4.6和2.5个百分点,孩子没人照顾的认同率较上年提高了6.0个百分点。回答学校师资条件不好的农民工所占比重增加较快,比上年提高4.6个百分点。

六、进城农民工社会融合情况

(一)进城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和适应度不断增强

进城农民工中,41.4%认为自己是所居住城市的"本地人",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从进城农民工对本地生活的适应情况看,83.3%表示对本地生活非常适应和比较适应,其中,23.8%表示非常适应,比上年提高3.0个百分点;仅有1.2%表示不太适应和非常不适应。进城农民工在不同规模城市生活的归属感较上年均有提高,城市规模越小,农民工对所在城市的归属感越强。在100万-300万人城市农民工归属感提高最多,在50万人以下城市农民工对本地生活非常适应的比重提高最多。

(二)进城农民工业余生活满意度提高

从进城农民工对业余生活的满意度看,60.5%表示对业余生活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36.1%表示一般,下降6.2个百分点;3.4%表示不太满意和非常不满意,下降1.4个百分点。

(三)进城农民工参加所在社区、工会组织的活动更加积极

在进城农民工中,29.3%参加过所在社区组织的活动,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3.9%经常参加,25.4%偶尔参加。加入工会组织的进城农民工占已就业进城农民工的比重为14.3%,比上年提高0.9个百分点。在已加入工会的农民工中,参加过工会活动的占85.8%,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北京市"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为慈善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十五周年调研课题组成员 闫磊

(2021年5月31日)

从2005年起,北京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慈善协会每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共产党员献爱心"捐献活动(以下简称捐献活动)。参加捐献活动的党员、群众和单位数量从2005年的103808人、1909人、1059家,分别增加到2020年的1203762人、253461人、6886家;捐款金额从2005年的680.62万元增长到2020年的11093.52万元。善款使用始终聚焦帮扶困难群众,持续在助医、助学、助老、助残、助困等项目上精准发力,着力提高精准性、及时性、有效性,受益人数从2005年的4596人增加到2019年的36983人,切实发挥了救急解难、雪中送炭的作用。2014年,捐献活动荣获"中华慈善突出贡献(项目)奖",2020年再次荣获"中华慈善品牌"项目奖。

与一般慈善活动相比,捐献活动除了具有自愿性、民间性、社会性等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这为"十四五"时期立足新发展格局推进慈善事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一是捐献活动体现出强烈的政治担当意识。在当年的活动倡议中,发起者明确写道:"我们深刻认识到密切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努力成为为人民服务的模范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关键所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捐献活动不仅建立起了党员与困难群众联系帮扶的渠道,密切了党群关系,更是成为汇聚党员力量、带动社会参与、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式。捐献活动历年设定的主题都与当年经济社会发展、国家重大事件紧密关联。例如:2019年的主题是"不忘初心、与爱同行",既体现了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责任,也体现了胸怀大爱的慈善精神;2020年的主题是"全面小康,与爱同行",既体现了广大党员积极投身脱贫攻坚的责任担当,也体现了慈善事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应发挥的作用。

二是捐献活动是首善标准下的工作创新。捐献活动作为首都慈善的品牌活动,其重要性在多个领域不断强化:在党的建设方面,捐献活动成为展示党员形象、增强党内凝聚力、密切党群关系、引导社会力量的重要载体;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捐献活动传播了慈善文化,弘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方面,捐献活动在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

社会和谐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民生保障和慈善事业发展方面,捐献活动成为慈善北京的品牌项目,与民生政策对接,精准救助,精准帮扶,完善了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三是捐献活动以党的组织体系作为强大依托。依托各级党的组织,实现对党员的广泛宣传动员和后续精准帮扶的有效落实。由于党在全市工作中的领导核心地位和党员在各领域的模范带头作用,党组织和党员的捐献活动对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带动作用,面向党员的捐献活动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积极响应。党在捐献活动中的领导作用,也极大克服了一般慈善活动中存在的公信力不足、组织和执行力不够等问题。坚持党的领导,依托党的组织体系是捐献活动取得成功并与其他慈善活动相区别的一个明显特征。

四是捐献活动具有鲜明的思想和价值引领。捐献活动在思想和价值引领方面旗帜鲜明,那就是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统一思想、指导实践。捐献活动首先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每年的捐献主题,又进一步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强化了对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投身具体发展实践的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活动中涌现出的大量先进典型,通过捐献活动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了引领带动作用,各界群众通过参与捐献活动增强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认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社会上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五是捐献活动具有使命驱动下的可持续性。捐献活动具有远大的愿景和目标追求,这种追求根植于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确定了不同的具体奋斗目标,捐献活动根据党的方针政策,也提出了不同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例如投身精准扶贫、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等。捐献活动是党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具体行动,历经多年仍然朝气蓬勃。这是捐献活动与其他一般慈善活动在驱动力方面的重大区别,也是捐献活动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持续推进的根本原因。

打造"两山论"的广西实践样板"龙脊模式"的经验及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调研组

(2021年5月5日)

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苗、瑶、侗、壮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80%,山地面积占87.2%,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龙胜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展生态扶贫,推动"生态+文化+旅游+扶贫"四位一体融合发展,成功走出一条资源变资产、文化变资本、农家变旅馆的乡村振兴之路,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和乡村治理新机制,形成了独特的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辩证统一的"龙脊模式"。全县35%以上的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由19.9%降至0.26%,5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18年整县顺利摘帽。其经验为各地巩固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一、"龙脊模式"的"三变"

龙脊梯田景区占地面积约为70.16平方公里,范围涉及10个行政村,境内居民2700多户、1万多人,是以梯田景观资源为核心,集自然生态观光、民族文化体验、山地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4A景区,是广西旅游的一张响亮名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地"。

梯田入股,资源变资产。龙脊梯田是"天上洒落的人间仙境",如何"不让群众守着金碗讨饭吃"?2001年龙胜县引入旅游公司开发龙脊梯田。2003年大寨村与旅游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村民采取梯田入股参与旅游开发,旅游公司负责景区的统一运营管理,每年将景区门票收入的7%返还村里给村民分红,村民按要求维护梯田,获取分红收益、劳务收益、耕种补贴等。随后平安村、古壮寨也通过梯田入股形式与公司合作开发梯田。随着景区旅游快速发展,群众收入年年大涨。到2019年,大寨村年人均收入达到15000多元,村集体分红由2003年的2.5万元增长为2019的720万元,村民最多可分到5.8万元,最少可以分到3000多元。

歌舞表演,文化变资本。"如果连梯田都没有,怎么办?"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龙脊梯田山脚下的金江村黄洛瑶寨,依托地处景区旅游线的优势,在政府的引导下,改编瑶族歌舞,引入旅游公司合作开发民族文化。村民以歌舞入股,负责排练和演出,旅游公司做好宣传营销引入团队游客,门票收入的

60%归村民所有。2019年接待游客82万人次,仅歌舞表演分红就达到659.42万元。通过旅游开发,黄洛瑶寨走上脱贫致富之路,成为旅游脱贫的典范。

木楼整修,农家变旅馆。在梯田旅游的带动下,企业承租农民闲置房屋改造成民宿,农民将自家房屋改造成旅馆。金竹壮寨采取"公司+农户"的方式,引入旅游开发公司承建烧毁的木楼,之后交由公司统一管理运营,每年每栋楼屋主收益租金1万元,年底户主与全寨村民均享受分红,30年后房屋返回给村民。当地通过引入公司,破解了木楼重建的资金难题,盘活了闲置的房屋资源,村民通过出租房屋、在景区务工、参与民俗表演等形式获得租金收益和劳务收益。

龙脊景区村寨通过梯田入股、歌舞表演、木楼出租等合理设置分红比例,农民实现一"地"收四金(劳务收入、耕种补贴、分红、农产品销售收入),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积极性,让贫困群众由旅游发展的旁观者、局外人变为参与者和受益者,让乡村旅游真正成为农民共同富裕的"造血工程"。

二、"龙脊模式"的"三新"

龙脊景区根据旅游市场需求变化,充分运用"旅游+"思维,推进旅游与文化、与生态、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形成了产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和乡村治理的新机制。

农旅文旅融合催生产业新业态。龙脊景区在做好梯田休闲、观光游产品基础上,深入挖掘农耕文化和民族文化,推进农旅、文旅融合。根据不同村寨、时段、民族等元素,因地制宜策划、举办"龙脊梯田文化节""开耕节""红衣节""晒衣节""辣椒节"等系列民族节庆活动,推动金竹壮寨、黄洛瑶寨等一批特色村寨建设,引导群众发展辣椒、罗汉果、百香果等特色种养业,开发插秧摸鱼、瓜果采摘等农耕体验活动,推出凤鸡、翠鸭、龙脊茶、龙脊辣椒、地灵花猪、红糯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皇金菊等有机食品,打造功能多样的文化旅游新业态、新产品。龙脊围绕旅游需求,通过业态创新、文旅融合,带动形成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催生了新产品、新服务,推动旅游全面提档升级,农业产业、农产品加工的扩容和商贸物流、生活服务的提质,实现了乡村的全面振兴。

全产业链发展形成产业新模式。围绕旅游"吃住行游娱购"等六方面要素,不断改善产业供给体系,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实施龙脊景区循环路、全县生态旅游扶贫大环线、龙脊创5A工程等重大项目,新建一批高标准的观景平台、停车场、旅游集散中心、咨询服务中心、标识标牌等,推动旅游环境提质升级;

出台系列免贴息贷款政策,鼓励当地群众大力发展农家乐、民宿,引导村民参与民俗表演、售卖特色商品;开展厨师、导游、蜡染、刺绣等各类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引入企业、社会资本打造高端民宿,培育旅游服务新业态,促进形成较为成熟的"吃、住、行、游、购、娱"等产业配套发展体系,让更多群众搭上"旅游车"、吃上生态饭。目前,仅龙脊景区内的金江、平安、大寨等村寨就有民宿和农家旅馆400多家,床位超过1万张,其中大寨村70%以上的村民都开办有民宿、酒店和农家乐,最高的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万元,每年吸引游客就地消费6亿多元,致富效应明显。

共建共管催生乡村治理新机制。依托旅游开发,龙脊景区走出一条各利益主体齐抓共治共建共享的乡村善治之路。龙脊管理局代表政府负责景区的规划建设,制定梯田景观保护、民宿规范、建房管理等方面管理办法,并与村寨签订村规民约,实现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龙脊旅游公司负责景区的统一运营和管理、宣传营销,以门票的10%分红村民,同时对村民保持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特别是对传统建筑风貌、梯田农耕方式、生活习俗等的保护,给予一定的奖励;村委会成立梯田维护管理小组、组建房屋建筑保护委员会,发挥寨老制的作用,对破坏梯田、违建行为进行约束,并要求村民按照规范管理梯田;村民则根据要求采用传统的农耕手段保持对梯田的耕种,严格保护生态水源涵养林,各项日常生活服务于旅游开发。通过治理创新,龙脊景区形成了旅游兴则大家兴、旅游衰则大家衰的命运共同体。

三、"龙脊模式"的经验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龙脊模式"为各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益借鉴。

要在推动市场化运作激活乡村资源上下功夫。龙脊经验表明,必须依靠市场才能打通资源资本化道路。"十四五"农村发展潜力巨大,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激活农村"沉睡"资源是关键。当前,广西一些地方政府对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不够重视,缺乏市场主体进入,导致农村资源得不到充分激活、乡村产业发展基础不牢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核心,资源激活是关键。为此,在下一阶段的乡村振兴中,应高度重视市场化在乡村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更多市场主体进入农村,通过创新市场机制引导和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村集聚,搭建城与乡、工与农、集体与农户、财政与社会等多方资源高效融合推动乡村发展的渠道;要突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市场功能发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