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关于我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635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22分钟

关于我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调研报告

一、X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数字经济将成为未来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和数字X建设,以数字经济统领枢纽、门户和流动三个经济,已成为X实现追赶超越的关键。X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把握数字经济发展大势,充分发挥数据资源富集,开启数据驱动发展新方式,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抢占数字基础、数字安全、数字产业、数字业态、数字技术和数字人才等数字经济研究与发展领域的制高点,进行业态创新,实现数据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基础,提升数字经济惠民水平,对于推动X向数字经济强市转变、实现X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X作为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航空航天、电力装备、交通装备、石油机械、电子信息产业等方面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有利于进一步发挥产业优势,拓宽国际合作领域,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优化西部地区产业布局,探索形成"一带一路"产业合作发展的新路径。而数字经济发展模式凭借其高端供给能力,可以进一步拓展市场总需求,顺利实现经济发展阶段转变和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二、X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现状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X市积极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截至X年X月,千兆光网城乡全覆盖,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到X万户,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X万户、X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X万户。X年共建设XG基站X个(物理站址X个),开通X个(开通率X%),实现了二环以内、三环内重点路段、高校、重点景区、火车站客运站机场等关键场景室外连续覆盖。

政务云平台持续优化,服务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华为云(西北)联合创新中心、百度云计算(X)中心、阿里云创新中心、腾讯云(丝路)总部等一大批领军企业云中心纷纷落地,推动我市云基础设施逐渐成熟。

(二)数字经济技术支撑发展良好

X市始终深化拓展科技大市场功能,全市技术合同交易额X亿元、增长X%。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成投用,华为中国区运营商总部落户X,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X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X个,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X件,X个通用项目荣获X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X个专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中西电捷通制订的"WAPI标准"、三茗科技的数据恢复软件、航天华迅设计的导航芯片、美林数据开发的Tempo大数据分析平台、天脉科技的嵌入式操作系统、科信软件的内存数据库等产品和技术享誉业界。诺瓦电子在LED显示屏控制领域、云计算等领域拥有X余项自主知识产权。X西电捷通无线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开发的无线网安全接入协议(WAPI)属世界先进。X四叶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分布式漏洞扫描平台、X未来国际的电子政务云服务、X安智科技有限公司、X交大捷普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发的安全预警平台和全球网络攻击分析系统等网络安全产品,在行业内均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和影响力。

(三)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潜力巨大

X市始终持续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初步实现了互联网与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高度融合。

数字经济与农业融合方面,已实现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实现农技推广、农村劳动力、农业生产资料、安全认证、土地流转、农村集体资产、农民收入等应用系统与数据的汇聚、共享和交换,提升了农业大数据分析应用能力。

数字经济与工业融合方面,系统推进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建设,支持X个重点行业推行"机器换人"和"智能工厂"建设,稳步推进西电、法士特等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试点工作,陕汽集团、陕鼓集团等企业智能化生产线比例快速提升,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西咸新区"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以陕煤化集团为代表的省属国企加快智能工厂、智慧油田、智能小区、智慧能源服务平台等试点建设,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推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截至目前,全市X家企业核定为X年市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实现两化融合评估诊断和对标引导常态化。

数字经济与服务业融合方面,"唐+"便利店、无人售货车、智慧咨询亭等数字应用纷纷落地传统景区,"数字+线上体验"的文旅产业发展模式不断成熟。支付宝的城市服务平台业务实现基本覆盖,生活服务、生产能力、交通出行、知识技能、房屋住宿、医疗分享等重点领域的分享经济在全市布点开花。X市获批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舱单归并"创造了自贸区创新的"X样本"在全国推广。积极推进数字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加快数字文化企业培育孵化,X高新区被命名为国家文化出口基地,成功举办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X数字互动娱乐文化周等活动。

(四)数字经济产业融合特色明显

1.信息技术产业已成为X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X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X%、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X%,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X%和X%。拥有各类软件及信息服务企业近X家,从业人员超过X万人;智能终端领域有中兴、比亚迪等龙头企业;集成电路领域有三星、紫光国芯等龙头企业;太阳能光伏领域有隆基股份、陕西电子信息集团等龙头企业。聚集了Intel、三星、IBM、施耐德、富士通、阿里巴巴、华为等X家世界X强企业研发机构;中兴、中软国际、软通动力、海康威视、太极、大华等X家中国软件百强企业以及营收超亿元的软件企业X家,成为众多国际知名公司高端研发承载地。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业规模排名全国前十,软件服务业收入规模排名第八位。

2.X成为国内唯一具备拥有从基础研究到终端产品全覆盖的北斗产业链城市

北斗导航终端产量已占国内市场X/X以上,占国内军用导航领域X%以上。北斗导航产业有航天华讯,终端设备生产商(有北斗资质)有以中电科X所、航天恒星、北斗金控、总装X厂为代表的多家核心企业;系统集成平台和运营平台有以北斗康鑫、陕西诺维、X航华为代表的X多家核心企业,形成完整的卫星导航终端及位置服务和空间基准授时服务产业链,并向行业应用多领域不断延伸。积聚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中国兵器北方通用电子集团、中科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等众多卫星导航领域的"国家队"。

3.全市形成制造业快速发展、智能制造、机器人产业协调联动的良好产业生态

目前拥有集成电路企业及相关科研机构X余家,产品涵盖通信、物联网、卫星导航、消费类电子等众多领域,聚集了卓镭激光、天健华峰、超纳精密、奇芯光电科、飞秒光纤、华先科技、瀚维光电、中科迅捷、高普捷测控、赛富乐斯、伟思创等X余家企业,积极促进新加坡全球硅光芯片第一的AFM公司落户。西光所发起创立了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成立X亿元光电先导基金,形成光电子芯片孵化生态;建设了增材制造(XD打印)研发示范推广基地,着力推动XD打印产业发展;经开区建设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地,打造百亿级机器人产业集群。在企业智能化改造方面,西电集团、陕鼓动力、法士特、中兴通讯、X所等X余家企业承担了多项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全市智能化改造企业达到X余家;在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领域,形成以高研院、X所、中研汇科等为代表的优势企业;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已涌现出航天X所、微电机研究所、铂力特、恒通等一批知名企业;在工业软件领域,X软件园汇聚了甲骨文、亚马逊、用友、金蝶等工业软件企业百余家。

4.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首个国家级硬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卓有成效

现有市级工程技术中心X家,涉及人工智能领域X家;人工智能相关国家级研发平台X个,省部级平台X个。建设增材制造国家创新中心特种飞行器工程研究院、图像人数据测评应用创新中心等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平台;X交通大学、X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X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省高研院等单位分别设立了智能机器人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人工智能学院等专业研究机构和人工智能相关团队。硬科技企业培育持续推进。目前我市共有科技小巨人企业X家,其中人工智能领域企业X家,占X%;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X家,其中人工智能领域企业X家,占X%;市级高新技术企业X家,其中人工智能领域企业X家,占X%。涌现出了美林数据、九索数据、西部资信、云集华海、识代运筹、全景数据、西咸大数据公司等一批大数据企业,约X余家,X年行业年产值规模达到X亿元。

三、我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现阶段存在问题

(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统筹协调不够,组织保障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市参与数字经济的政府部门和社团组织已有十几个,但尚未形成整体合力,数字经济建设缺少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标准规范和监管治理体系尚未形成,仅由网信部门统筹协调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力度远远不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线下线上问题聚合交错,市场运行更加复杂,线下不规范问题在线上被快速复制放大,数字经济的多头管理、条块化管理模式使不同部门之间存在沟通不畅、管理效率偏低,成为了制约数字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还有些新的业务领域存在制度空白,给行业发展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规模小,数字经济发展不平衡

全市整体ICT产业发展水平较好,但特色ICT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产业内缺乏重量级企业,平台经济、分享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快但体量尚小,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有限。ICT产业新动能、新的经济增长点表现尚不明显。《X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综合发展指数报告》显示,X市软件业综合发展指数为X,低于全国X个副省级重点城市综合发展指数均值(X)X个分值,仅排在全国X个副省级重点城市第X位。从产业融合方面看,数字经济在第一、二产业发展中相对滞后。在生产领域,数字经济技术和资源投入仍然不足,创新、设计、生产制造等核心环节的实质性变革与发达省市还有差距。

(三)本土数字经济龙头企业较少,产业数字化转型缓慢

本土数字经济核心企业规模均相对较小,"独角兽"企业不足,更多的企业仍处于创业成长期,缺少骨干龙头企业,而且骨干企业和产业园区的支撑带动作用明显不足。另外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较低,柔性制造、个性化定制等新模式应用场景较少。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还不够强,数据资源挖掘与利用程度还不够深,应用潜力和开发价值有待进一步释放。

(四)数字人才支撑不足

X数字经济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数据分析师、数据设计师、人机交互工程师等专业数字人才不足问题已经影响到全市产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在调研中,受访企业均反映本企业熟悉数字经济的人才少,能够承担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工作的人才更少,且人才来源渠道较窄。另外,目前虽有多个部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展开数字经济专业知识培训,但针对性和实用性不强,培训效果不理想。

四、推进我市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创机制、重规划,明确建设数字经济发展强市目标

一是充分发挥市委网信办的统筹协调职能,成立发展数字经济协调领导小组,把发展数字经济发展作为头号工程来抓,统筹谋划,明确分工,协调行动,齐抓共推,研究制定推动全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数字经济发展系列行动计划,建立考核、督导、评估机制,推动重大工程、重点项目落地,建设"一带一路"数字经济示范引领强市。

二是科学制定X"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组织实施数字经济发展系列行动计划,在市场主体培育、创新技术创新突破、基础设施提升、产业生态构建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有关部门需做好开展工作的支撑配合,各区县、开发区需明确数字经济发展的牵头单位和责任主体。强化政策导向,引导政策由部门倾斜向支持关键环节的功能性政策为主、兼顾结构性政策的转变。重点支持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整合上下游产业资源,拓展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和治理数字化等领域的新模式、新应用,催生新产品、新服务和新业态。

(二)建平台、抓示范,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突破性发展

一是打造对内对外交流合作示范平台。通过举办"一带一路"X--全球数字经济创新大会,发布"一带一路"数字经济X宣言等活动,打造具有全球、全国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展示、交流、合作平台;积极融入"数字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深化国际国内合作,创建数字经济合作区,与北京、广东、浙江等数字经济发达省(市)及知名企业的战略合作,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外包服务等企业。

二是推动确定的示范园、示范平台加快发展,提升水平。尤其要在基础性数字经济技术、融合型数字经济业态规划布局,确定重点,把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传统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发展基础,为建立产业园区创造条件;同时注重把数字经济向特色农业、文化旅游、生活服务等领域延伸和扩展,构建特色鲜明、产业互补,区域协同的发展格局;推动企业"上云上平台赋智",树立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三)育巨人、强特色,构建数字经济全产业链条生态体系

一是制定服务企业的政策措施,支持数字经济优势企业参与智慧城市、电子政务等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数字经济的领军型企业;完善创业孵化和中小微企业创新服务体系,培育一批数字经济中小微企业。做大做强骨干企业,大力培育"小巨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独角兽"企业,推动数字经济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形成多层次、递进式的企业梯队。

二是借鉴我市农业、工业、文化旅游数字技术应用融合的成功案例,充分结合信息技术、电子制造业、北斗导航等领域的特色和优势,打造一批具有行业特色的工业技术软件和行业软件,提升产品嵌入式软件研发水平,驱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全面推进省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特色基地建设。同时推进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检验检测服务、供应链管理、节能环保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利用互联网搭建智能设计、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平台,进一步推进数字电商平台和农村电商发展,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平台优化配置资源,发展分享经济、协同经济、体验经济新模式。

(四)优财金、聚人才,完善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要素环境

一是加强财政资金支持,加大财政资金、政府投资基金的引导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通过以奖代补、贷款贴息、股权投资等方式,支持数字经济领域重大项目建设。设立数字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数字经济相关创新成果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目录,推动数字经济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

二是以创建数字经济创新试验发展区为目标,建立数字人才需求目录和数据库。优化人才创业创新环境,实行灵活柔性的人才引培机制,同时加大对高层次数字经济人才的培养力度,每年举办X-X期数字经济人才高级研修班,将数字经济人才纳入招聘引才计划。鼓励全市各大高等院校开设数字经济相关专业,培育数字经济人才,推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普遍开展数字知识和技能教育,逐步建立多层次、多类型数字经济人才培养体系。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