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党政领导干部自评报告-17篇(第10/18页)

admin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191997个字,预计阅读时长640分钟

2.优化布局抓改善。对照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办学标准和发展要求,科学合理编制布局规划,全力搭建好泰和教育未来发展框架。"十四五"期间,划拨土地1400亩,实施"四大项目、十二项工程",新建、扩建各类学校13所,其中高中2所、完中2所、职业学校3所、义务教育5所、学前教育1所,预计增加学位30500个。2021年秋季,滨江小学建成投入使用,全面化解了城区学校大班额,有效降低实验小学等校额数。泰和中专提质扩容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进一步扩充了职业教育学位。泰和中学、第四实验小学、泰和二中、桂花实验学校、浙大求是小学、文田中学、泰和中专二期提质扩容等重点项目工程进展如火如荼,预计2023年秋季投入使用。待所有项目建设工程完工后,全县教育布局进一步优化,群众"在家门口上好学"愿望将变成现实。

3.统筹发展促协调。统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办好每一类教育,每一所学校。以优质均衡发展指标为参照,持续开展过程督导,全面摸清底数,找准差距。通过制订线路图、时间表,编制推进实施意见等,压实部门和学校责任,全力推动义务教育由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完成学前教育第三期行动计划,对照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评估方案,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着力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关心扶持特殊教育发展,建设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实行残疾儿童少年全纳教育,开设陶艺、艾灸、理发等职业教育项目,努力培养学生自食其力的生活技能。认真落实全省普通高中综合改革方案,深入实施高中强基计划,紧紧抓住"特色发展"导向,推动高中教育质量提升。积极贯彻职业教育发展政策,围绕全县产业发展需求,预备增设3所中等职业学校和1所高等职业院校。着力规范民办教育尤其是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对照中央、省、市有关精神,按照时间节点和政策要求,全面做好清理整治工作。

(三)聚焦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师德师能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完善师资管理,增进教师福祉,将尊师、敬师、爱师转化为政策举措,不断提升教师职业认同感和育人本领。

1.完善师资管理机制。坚持以"好校长引领好教育"为思路,以能力和水平为标准,配强配齐学校班子。全面加大对学校主要领导的监管,有效实施约谈制度,督促校长踏实履职,科学施策。探索开展"校长说"论坛活动,不定期邀请校长就办学思想、学校发展规划和科学管理进行演讲,全面提升校长领导能力。对照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建立"一票否决"制度,不断加大师德教育和惩处力度。每年召开教师节表彰会,大张旗鼓表彰一批优秀教师,讲好泰和教师敬业奉献故事,让优秀教师站在教育舞台中央,荣誉聚光灯下,感受职业成长的快乐,获得职业成就感,倡导形成教师间比才气、比能力、比科研、比水平、比奉献的良性竞争氛围。

2.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动态调整教师编制数量,近几年新增教师编制数1020个,全县教师编制总量达到城乡一体化编制标准。每年编制实施"三定向"教师培养计划,充分挖掘乡村学校尤其是教学点教师补充的源头活水。持续实行教师补充机制。除按政策接收"特岗计划"教师、"免费师范生"、"三支一扶"教师、"绿色通道"返乡教师和"三定向"教师外,每年有计划地从大中专院校应届和历届毕业生中招收一批新教师补充到学校。2021年暑期全县增补教师454人,其中引进3名江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职泰和中学。继续完善重点高中教师招聘办法,重点引进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等高层次人才,着力打造一支强校强教的泰和教育"梦之队"。

3.加快推动专业成长。以师能提升为目标,牢牢抓住"国培计划"有效载体,积极与南昌师范学院开展深入合作,诚邀詹腼、汤勇等各级名师、专家讲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两种方式,不断提升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以成立"刘良驹快乐语文工作室"为起点,逐步建立本县教师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县级名师、骨干教师辐射作用,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有效平台。2021年,全县教师培训4700余人次,覆盖率达100%;各学段、各学科教学竞赛48场,参与教师4000余人次。教师参加省市级教学竞赛,荣获省市奖项18人次;新增全省特级教师2人。全县教师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得到全面锤炼和提升。

(四)聚焦治理效能,全面推进提质增效

积极探索,全面推进提质增效,努力构建适合泰和教育发展的有效治理体系。

1.党建把关强引领。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严格把控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工作,通过集中宣讲、专题学习、专家辅导等方式,引导干部、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提升教育系统干部的思想政治意识,自觉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转化成按学生认知规律育人、按教育发展规律办学的自觉行为。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党的组织建设,实施对口管理,逐步实行书记局长、书记校长"一肩挑"。大力推进行政班子成员与党支部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党组织、行政组织、中层岗位之间联通对接。把涉及教育发展、学校发展、干部任免、师生利益等重大事项进行梳理,实行清单管理。通过教育搭台,党建命题,党员干部、教师,非党员干部、教师共同答题,推动党建和教育管理工作共同发展。

2.督导评价求实效。制订完善切合我县实际发展的教育督导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不断强化督政、督学、评估、监测职能。完善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组织构架,重新聘任新一届县政府督学、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和视导员,进一步明确督学工作待遇和保障。每年下发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考评方案,坚持实施乡镇政府和职能部门履行教育工作评价。针对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县政府教育督导办拟订"教育督办单",报请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县委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后,下发至相关部门,靶向精准地压实教育工作发展责任。全面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挂牌督导制度,不断完善全县中小学校办学绩效评估工作,着重强化督导结果运用,全面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充分发挥教育督导在推动泰和教育发展改革中的稳定器、压舱石的重要作用,确保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法律法规的有效、规范施行。

3.安全防控保稳定。对照上级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常态化做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工作,疫苗接种工作实现"应接尽接、不漏一人"目标。深入开展防溺水等各类校园安全宣讲教育活动,召开三次专委会议,动员全县教职工4000余人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累计推送公众号安全类文章67篇、发放宣传资料9.4万余份、发送短信提示410余万条,设立危险水域警示牌190余块、粉刷大幅墙体标语60作幅,有效提升了师生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学校安防建设力度,累计施划禁停网格线2800平方米,配备防撞墩480个、拒马60个,护校"安全岗"67个,安装高清摄像头2241个。有60所学校完成新型警力"四个一"智慧护校工程建设,16所临路学校通过增设限速标识、改建学校出入大门等措施消除交通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师生安全,确保了全县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五)聚焦品牌铸造,全面丰富特色内涵

高度重视育人质量,努力培植教育工作特色品牌,深入挖掘办学内涵,培养学生"眼中有星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的人生大格局,全面促进学生身、心、智、趣健康发展。

1.思政教育系扣子。坚持立德树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进课堂、进头脑。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主观能动作用,有效开展思政教师专业培训130余人次,不断提升思政教师能力水平。充分利用马家洲革命历史纪念馆、浙大西迁陈列馆和求是广场等县内资源,积极搭建"建党百年"、庆祝国庆、"三色文化"进校园、瞻仰革命烈士纪馆、抗疫精神宣传等活动载体,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021年,浙大西迁感恩基金管理委员会主任、太原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受邀作"爱国主义"报告,主题为"国人教育、文化培植、价值取向",深受泰和高中学生喜爱;泰和"将军讲坛"邀请军事专家尹卓作第一讲,提升了学校、学生对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的认识。

2.内涵发展创品牌。以教育评价改为导向,确立学前教育"好而优"、小学教育"活而松"、初中教育"实而全"、高中教育"紧而冲"发展目标,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教育宣讲,统一家校协同育人思想,努力创办面向未来的教育。积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在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整治的同时,充分利用课后延时服务和假期托管服务,开设体育、艺术、科学兴趣课程,在"双减"中做好"双增"。不断完善学校办学绩效考评指标,全面建立学校自评自诊制度,有效降低以学生考试分数为基准评学校、评教师的传统做法,打破"分分计较"体制,从关键处推动"双减"工作落地。水槎小学肖惠文老师教学生做竹笛、吹竹笛,促进乡村学生快乐成长,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纷纷报道和点赞。实验三小"和文化"活动展演,课本剧、传统戏曲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万合小学把武术带进校园,把民间狮灯舞进中央春晚。特殊教育学校坚持"静待花开、共享生命精彩"理念,为残疾少年儿童平等、充分地参与社会,融入生活打下坚实基础。全县教育围绕"情智交泰、身心相和"的"泰和教育"理念,教育花园赤、黄、橙、蓝、紫,格外异彩纷呈。

3.教研教改促提升。把教研教改作为推动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以提质增效为指导思想,坚持做到"以已之短,比人之长",深入开展教育教学及管理方面的调研,进一步明确优势,厘清短板,通过纵向比较,横向分析,精准查找推动全县教育质量提升的内需要素。大力推进课程改革,注重提高课堂效率,打造优质课堂、高效课堂。深入研究教情、学情,找准问题,做好微课题研究,强化研究成果运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健全完善泰和"名师""骨干"教师选拔机制,组建校园名师工作室,划拨专项经费,建立目标达成制度,激发名师工作室负责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示范效应,培养学校名师群体,助推泰和教研教改开花结果,取得实效。一年来,全县教研教改活动开展4期,辐射200余所中小学校,参与教师5000余人次;市级课题9个立项,9个结题。

三、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在省市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县教育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教育事业呈现科学、快速、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教育改革发展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优质教育资源还不能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特别是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区人口逐年增加,给县城义务教育带来很大压力。

二是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教师学科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新补充的教师女性比例较高。

三是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公办学前教育规模相对较小;职业教育招生难、专业吸引力不强。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和打算

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为指引,积极做好顶层设计,脚踏实地、抢抓机遇,奋力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在新的起点上更好更快发展。

一是对照泰和教育事业发展改革十四五规划,全面梳理泰和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找准加快发展的新路径和新举措,全力推动教育现代化在泰和行稳致远。

二是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推进"党建+"系列教育工程,不断提高思政课程教学质量,全力打造泰和品牌。

三是坚持统筹教育协调发展,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重点,办好每一类教育,每一所学校。让每一位孩子都能感受到家门口的学校就是最好的学校。

四是坚持强化教师队伍建设,继续加大教师招聘力度,切实解决教师学科结构和性别不均衡问题。建立健全多层次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五是坚持推进教育改革,积极探索"互联网+"时代下教育新路径,全面推动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运用,更加深入地推进课程改革,畅通线上线下高效便捷的教育渠道。

六是坚持抓实"双减"工作,常态化实施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工作,进一步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和形式,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泰和县人民政府

2022年1月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自评报告

根据省、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和《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细则》,我县严格按照督导要求,从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健全教育保障机制、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五个方面推进工作。现将我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永新县地处江西的西部、罗霄山脉中部,国土面积2195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场和1个街道办、238个行政村,总人口53万,其中农村人口42.3万。永新的基本县情可以用历史红、人文浓、生态美来概括。历史红,永新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湘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原湘赣省委所在地,"三湾改编"、"龙源口大捷"发生地。人文浓,永新走出了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计算机专家洪加威、国画名家刘勃舒等一批国家级文化科技精英,拥有永新盾牌舞、永新小鼓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全国书法之乡。生态美,永新是中国绿色名县、全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省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悉心指导下,经过全县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我县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全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稳步推进;全县中、高考成绩再次名列全市前茅,永新教育正稳步向"全市争一流、全省创先进、全国有影响"的奋斗目标迈进。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健全机制,高位推动,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

永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

一是领导高位推进。县委、县政府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教育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调度教育工作,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议和县长办公会多次研究教育工作,形成了党政主导、人大政协监督、相关部门共同推进的良好局面。2020年,县委常委会会议、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多次专题研究教育议题。特别是书记、县长亲自研究谋划、亲自调度推进相关教育工作,多次开展教育调研督查,多次对教育工作作出批示。同时党委、政府将教材建设纳入议事日程,加强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

二是夯实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县委教育工委工作职能,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积极落实党建带团建队建相关机制。大力实施党建示范工程,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引导广大师生和家长与党同心同向,凝聚事业发展力量。

(二)突出重点、统筹推进,全面落实国家法规政策

一是全力抗击疫情。2020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波及全国,各地相继打响防控疫情阻击战。永新县委、县政府在中央、省、市的统一指挥和部署下,迅速行动,指导全县各部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书记、县长多次亲临教体系统指导建立和完善应急反应处理机制,层层分解落实工作责任和任务,将专业防治、社会防治和综合防治结合起来,以严格的分级分工责任制和完善的工作措施,保证人员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规范有序地开展防治工作。各级各类学校严格落实学校疫情防控各项措施。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建立"三案九制",认真落实学生返校工作方案,组织学生返校演练300余场次。精准摸排师生信息。全覆盖、无遗漏,精准掌握每位师生返校前14天的身体健康状况。落实"一人一档",对外出人员信息、师生身体异常状况、师生返校等情况进行排查,建立外出师生、有重点疫区接触史师生及身体不适师生信息台账。持续做好学校日常防控工作。持续开展清扫消毒,会同县卫健委为学校配备81名专职防疫指导员。严格控制人员聚集,错时安排不同学段和年级学生入校和离校时间。做好线上线下教学无缝对接。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学生全面返校复课后教学工作的通知》,优化返校复课后的九项教学策略。及时摸清学情,科学调整课程计划,精细编排教学进度,合理控制教学容量,多样选择教学方式,精准定人课后辅导,灵活处理考试,统筹管理复习备考。

二是完善政策法规。坚持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统筹进行谋划和实施。我县先后下发实施《永新县教育改革发展中长期规划》、《永新县"十三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永新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永新县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永新县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永新县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发展规划》等系列教育纲领性文件,为全县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为教育改革发展保驾护航。

三是强化督导评估。坚决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意见》和江西省《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督学和责任督学保障机制,建立督导制度和管理评价机制,切实发挥督导评估考核的作用。一方面,建立健全督导制度和管理评价机制。健全了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各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考核机制,同时县教育督导委员会对全县中小学进行了办学绩效评估,并将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履职情况和学校评估情况作为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和学校班子成员考核、提拔任用的依据。另一方面,完善教育督导保障机制。每年安排教育督导经费40万元。将督导经费列入政府预算,落实了责任督学工作津贴。

四是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我县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提出的新的希望和"三个着力、四个坚持"的总体要求,遵循"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坚持把义务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均衡配置资源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合理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完善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大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着力解决"乡村弱"和"城镇挤"问题,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

(三)加大投入、强化管理,建立健全教育保障机制

一是党政齐抓共管,建立教育优先发展工作机制。我县将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主要目标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制定了《永新县教育事业"十三五"发展实施规划》、《永新县推进教育现代化2016-2020年五年规划》等文件,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地位;同时统筹城乡学校布局和建设,将教育、人社行政主管部门纳入城乡规划委员会;确保新建配套学校、幼儿园按生源足额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建设与使用;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小学一、二年级和初中一、二年级班额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全县义务教育其它年级学校大班额比例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的5%内。

二是加大教育投入,全力推动教育健康发展。我县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提升办学条件和水平,为全县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1.保证教育支出。严格落实各项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制度,确保教育附加费、地方教育附加、城市建设维护费以及土地出让金"三费一金"应用于教育的资金拨付到位。2020年教育经费总支出、生均教育经费均比上年有增长。2.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我县按国家规定标准,按时足额统一发放教师工资。2020年共发放教师工资2.7719亿元,平均年工资81072元,高于我县公务员平均年工资的80056元。3.及时足额安排教师培训经费。按照教师年工资总额的1.5%标准列入财政预算,同时所有学校按照不低于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教师培训。2020年,根据上级的有关要求和县政府安排,所有教育经费足额到位。4.及时足额发放教育扶贫资金。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教育扶贫政策,及时发放学生资助资金,确保不让一个孩子因贫失学。2020年落实教育扶贫资金897.36425万元,惠及贫困学生12477人次。从2013年开始,我县还建立了圆梦助学金,累计筹资15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10名。

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着力夯实教育基石。教育要发展,教师是关键。为进一步提升全县师资水平,一是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在全县事业编制严控总量的前提下,优先安排编制招聘教师。我县通过"招一批"--2020年我县已招聘教师200名;"引一批"--2020年我县通过"绿色通道"吸纳了17名永新籍外地教师回家乡服务教育事业;"买一批"--2020年我县持续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由县财政安排专项资金,通过"定岗不定人"方式聘用相关教师120名。二是注重教师业务培训。1.提升培训阵地硬件设施。近年来,投入600余万元,用于将教师进修学校整体搬迁至原永新职业学校,提高了培训效果。2.保障培训经费。严格按生均公用经费5%的标准足额用于教师培训,大力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工程和名师培养工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3.拓展交流轮岗。出台了《永新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方案》,健全了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采取城区学校教师到农村学校对口帮扶(支教)、农村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的方式,2020年交流老师95名,占应交流人数的13.1%,其中骨干教师数15名,占交流轮岗教师总数的28.5%,交流校长3名,占应交流人数的23%。三是着力保障教师待遇。将艰苦边远山区教师补助津贴、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乡镇工作补贴纳入县财政预算并及时足额发放。职称评审向农村学校教师倾斜,凡在村小和教学点连续任教满8年申报中级职称、满15年申报高级职称的教师,经考核认定后,即可享受相应的职称工资待遇。县委、县政府每年投入200万元,对优秀校长、优秀教师予以表彰嘉奖,进一步提升了教师的幸福感、荣誉感。此外,2016年起,我县实施了"省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名师、省市学科带头人"专项补贴政策,按每人每月100至500元标准发放,让优秀教师扎根永新,此项工作在全省开了先河。

(四)补齐短板、聚焦优质,大力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一是加快补齐学前教育短板。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幼教投入、改善办园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办园水平,基本形成了以公办为主,民办为辅的办园格局,全县学前教育事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我县投入3000余万元,新建和改建公办幼儿园41所。2020年,共投入5000余万元,在河东新区新建新区幼儿园,占地面积9.9亩,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在建设东路新建城东幼儿园,占地面积12亩,建筑面积5900平方米,目前两所幼儿园均动工兴建并将完成主体建筑建设,2021年9月将如期峻工并正式开园招生。投资4000余万元新建或改建2000人以上行政村幼儿园26个,收购并办成公办小区配套幼儿园3个。同时,加大对山区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已改建山区幼儿园10个。这些幼儿园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我县"入园难"的问题。2020年,我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88.9%,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率达96.37%,公办园占园幼儿数达到52.21%。二是大力巩固义务教育发展水平。2018年高质量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督导评估后,我县先后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对全县薄弱学校食堂进行了一次"厨房革命"改造,学校添置了新厨具、留样冰箱、消毒柜、灭蚊灯等,全部安装了防盗窗、防蚊窗和改进了防鼠门,基础设施均有了很大改善,为学生就餐提供了基本条件。先后投入3000余万元,对禾川中学,任弼时中学,少儿体校、机关幼儿园、职校进行升级改造,2020年,实现了县级教育城域网全覆盖,满足了全县义务教育学校信息化教学的需求。三是推动高中教育优质发展。一直以来,我县高度重视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积极发展包括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内的高中阶段教育,为初中毕业生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机会。2020年,我县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4.2%,职普比为4.5:5.5。同时我县坚持以做强高中为重点,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近年来,我县以永新中学为引领,着力实施优质高中工程,坚持高中教育特色办学模式,力促高中教育质量再上新台阶。四是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投入1300万元,用于职校环境改造和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同时为不断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我县继续沿用"工学交替,校企联办"等合作办学模式,全面促进园区建设与职业中专的无缝对接,保证学生毕业后专业对口就业,积极为社会提供更多专业技术人才,让更多专业服务当地经济发展,真正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此外,永新县职业中专学校被评为吉安市"校园文化建设示范校"、并由省教育厅批准职业中专升格为普通中专。五是促进民办教育协同发展。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鼓励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提供多样化教育服务,吸引民资1亿余元,新建三湾国际学校,2019年秋季已如期开学,2020年9月又增设高中部面向全县招生。进一步推进民办教育分类管理,逐步完善民办学校法人治理结构,明确民办学校产权归属,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推动民办学校行业自律,实现我县民办学校良性发展。六是推进特殊教育优化发展。我县建有一所设施设备齐全、师资力量优秀的特殊教育学校。全面招收县域内6至15周岁特殊少年儿童,并实行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寄宿制管理。学校高标准建设了模拟教室、感统教室、资源教室等康复教室,切实增强了特殊儿童少年康复训练实效。全面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特殊学生资助政策全部落实到位。同时对于因身体原因确实不能来校学习的特殊学生,学校采取送教上门的方式,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均能接受义务教育。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