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自评报告-17篇(第9/18页)
(37)我县改建黎川一中83个标准化考场,新建黎川二中50个标准化考场。2021年全县普通高中报考人数1686人,设黎川一中考点1个,考场63个,我县学校标准化考场(具备高清视频监控、身份验证、无线电作弊防控功能)数量能完全满足国家教育考试人数需要。保密室硬件建设也严格按照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点试卷保密室升级改造要求同期完成。标准化考点都安排了专职管理员负责日常维护和考试保障,保密和视频监控室都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和台帐。
(38)我县落实监考教师队伍考核、激励机制,规范监考员管理,提高考务管理质量,下发了《关于做好普通高考监考人员选调工作的通知》,规范各类教育考试考务工作经费的支出管理,维护监考员和考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招生项目支出标准。
(39)2021年,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共计909人,其中本县招生623人,在县外就读中职学校新生286人,普通高中招生1396人,高中阶段共招生2305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人数占高中阶段招生人数比例为39.44%;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共计1628人,本地普通高中就读学生数4243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比例为38.37%。
(40)健全职业教育保障机制,2021年预算288.5202万元,实际拨付288.5202万元;在年初预算安排的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资金中列支151.509485万元(高出要求51.509485万元);拨付实训楼建设工程款77万元;拨付教师工资358.4977万元,共计拨付875.527385万元,生均经费为5377.93元,高出标准1377.93元。八个专业1628名学生配备教师82人,师生比为1:19.85。
(41)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已与浙江金潮教育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学校校企合作签订了协议书,有省级产教融合企业;我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已建立两个公共实训基地,并开展实训工作,2021年实训规模达到2000人次以上。
(42)我县印发《黎川县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实施方案》,出台了职教创新高地建设"一县一策"方案;2021年,黎川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在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合作交流及招生培训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13.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3分)
(43)我县建立健全制度,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出台《关于同意建立黎川县民办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的函》《关于印发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和《黎川县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整治行动方案》等文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调,开展对民办学校的评估、年度检查工作,加强过程监管,不断优化民办教育发展环境。开展全县校外培训机构整治检查工作,没发现校外培训机构存在聘用在职教师或超纲超前教学等违规行为。
(44)我县印发了《关于成立全县"双减"工作及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已成立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工作专班;我县没有民办义务教育学校。
14.优化特殊教育资源(2分)
(45)我县已成立了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和不具备学习条件儿童、少年评估认定工作委员会,对辖区内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情况进行评估认定,妥善安置残疾儿童、少年入学;我县已对送教上门服务对象进行了认定,明确送教上门服务对象评估认定指标。
(46)我县积极发展特殊教育,强化特殊教育管理。建立以新区小学特教班为骨干,其他普通学校以随班就读为主体的全县特殊教育体系。县教育体育局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学校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强化特殊教育管理,推动特殊教育工作健康发展。我县为30万人以下的县,在县新区小学建立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残疾学生5人以上随班就读的普通学校有实验小学、一小、二小、三小、洵口镇中心小学、厚村乡中心小学、一中、德胜中学等8所学校,全部配设了特殊教育资源教室。
(47)我县财政预算安排了不少于5%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4.5万元,用于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
(五)规范学校办学行为(9分)
15.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常态化监管机制(5分)
(48)出台推进校园安防建设的文件,加强学校安全防范能力和保安队伍建设,提高校园风险防控能力。在全县学校实施"四个一"工程建设;我县各学校安保队伍聘用采取学校自行聘用及向专业安保公司购买安保服务方式进行;我县所有学校全部实现封闭式管理,完成30所中小学幼儿园"四个一"工程建设,全面提升了校园安防能力,降低了发生校园安全事故的风险,一键式报警装置及视频监控已与县公安机关联网,联网率达100%。
(49)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冬春火灾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化解民办代课(小、幼)教师遗留问题工作方案》等文件,建立由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火灾防控、防溺水、依法治教、学生欺凌防治、非法校园贷防范、校园安防基础保障、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校车安全保障、考试安全管理、学校食堂安全、食品安全、学生营养健康保障、原民办代课教师教育转化等工作机制,责任明确、管理到位、预警及时、处置得力,师生安全得到保障。我县没有被中央级或省级部门通报或督办、被中央级或省级媒体曝光并查实的情况。
16.师德师风建设"三违"治理(4分)
(50)出台《黎川县教育"三违"治理专项行动方案》《黎川县教体系统开展作风大整顿活动的实施方案》,对教师有偿家教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强化警示教育,做到了防微杜渐,防范于未然。2021年黎川县没有发生被省级以上督办的教师有偿家教问题,教育生态呈现一片风清气正景象;出台《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黎川县中小学校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处理暂行规定》《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积极开展师德专题教育活动,全县中小学师德师风良好。
(51)我县高度重视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违规补课,违规收费,违规推销教辅教材"治理工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相关文件精神,抓好黎川县教育"三违"治理专项治理,对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三违"问题开展专项督导和明察暗访活动,有效遏制黎川县教育"三违"情况发生,教育"三违"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度,未发生严重违规行为被中央级、省级、市级有关部门通报或被中央级、省级媒体曝光情况。
(六)体育工作(19.22分)
(52)印发了《黎川县2021年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全面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时上传学生体质健康数据并建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开展了黎川县"中国体育彩票杯"2021年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竞赛羽毛球和乒乓球比赛;开展了中小学体育美育"晒课表"活动,并在黎川县人民政府网进行公示。为把体育美育课程开足开齐工作落到实处,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体育美育课程管理的通知》。根据每年学校体育工作要求,各个学校都开展了秋季运动会。
(53)2021年,完成全县体育项目布局专项规划,编制了《黎川县中心城区教育和体育设施专项规划(2021-2035)》。积极申报上级体育专项资金项目,并将新丰体育公园重点改造项目纳入到县区重点工程。每年3月31日前,及时在政府网站公示社会足球场开放信息,按时开展好绩效评价工作。
(54)2021年,黎川县完成当年项目申报,获免低开放体育场馆补助10.59万元,分别是全民健身中心、一中田径场、幼儿体操训练馆。目前,各场馆已完成社会公示,并严格执行免费低收费开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扎实开展免费、低收费开放工作。
(55)2021年,黎川县圆满完成体育事业数据统计、体育场地统计调查工作。全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1.81平米。
(56)我县积极申报德胜体育旅游目的地项目,以农垦体育健身、红色体育、休闲旅游、趣味体验为特色。举办了黎川县第十六届"鸿达杯"篮球协会联赛,参加人员为我县直单位人员和广大篮球爱好者,活动持续近一个月,参赛人员160人,参与人员20000人左右。
(57)2021年黎川县体彩销量完成7006万,全年任务是1781万,超额完成,全年渠道增机任务是26台,顺利完成市级任务。同时,我县今年加大体彩宣传力度,在县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场馆制作安装了两块体彩公益宣传大牌,本地中小学生阳光体育竞赛及篮球联赛均已冠名"中国体育彩票杯",也安排了体彩专管员的办公室及对于专管员提出的困难和问题都已解决。
(58)2021年,黎川县参加江西省百县比赛共计3个,分别是江西省第十五届百县青少年(U系列)田径运动会、奔跑吧·赣鄱少年"中国体育彩票"杯2021年江西省第七届百县青少年"三人制篮球运动会""奔跑吧·赣鄱少年"中国体育彩票"杯2021年江西省首届幼儿体操"比赛,其中,参加2021年江西省首届幼儿体操,获得该组别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团体二等奖。
(59)2021年,我县训练项目3个,分别为跆拳道、羽毛球、篮球,有运动员、有教练,有场地、同时制定训练计划、常年开展训练。
(60)黎川县按照上级工作要求,每年都积极向省市输送体育苗子。共输送3人至省体校。
(61)2021年,召开了全民健身工作会议,同时落实了三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县财政预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印发了《黎川县国民竞技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做到了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总结;建立了黎川县体育总会。
(62)2021年,我县按照省市部署,积极办好各项赛事。一是举办了为丰富广大群众身心,举办了全县职工运动会,各县直单位、社会组织积极参与。二是协同老年人体育协会、县委老干局共同举办了黎川县庆祝建党百年老年人大型体育展演活动。三是举办了黎川县第十六届"鸿达杯"篮球协会联赛等活动。
(63)2021年,我县积极抓好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工作,全年培训考核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74名,包括:气排球、广场舞、太极拳、篮球、围棋、户外运动等项目。以此同时,推荐参加市级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4人,参加省级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2人,圆满完成全年工作任务。
(七)加分项(1分)
(64)我县尚未到期迎检,还未通过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或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
(65)我县在国家级媒体上发表的报道有15篇,省级媒体上发表的文章有15篇。
三、主要措施与成效
一年来,我县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新的发展任务,我们大家同心协力、携手并进、奋勇争先,共同开创了全县教育体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一是"园丁先锋"让校园党建更暖心。教体系统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制定《黎川县教体局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实施方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创新形式、突出特色,向全县师生推出党史学习教育"特色套餐",以各个支部为阵地,多渠道、多角度、多题材收集整理党史学习教育资料,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和党委班子成员带头讲党史主题党课,开展建党一百周年献礼系列展示活动。加强优秀青年教师"双培养"工作,全年共发展党员49名,按期转正预备党员32名。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抓手,把教师、学生和家长作为为群众办实事的主要主体,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400余场次,办实事1600余件,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和群众满意度提升的"立足点",为群众多办好事、办实事。
二是"双减落地"让教学质量更称心。成立县政府"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双减"各职能部门的联动制度和责任承担机制。打出"双减"组合拳,坚持校内校外两手抓,引导广大教师切实转变教学教研观念,以研促"减",以"减"提质,积极开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集体备课展示评比活动,优化作业设计与布置;我县各校发挥主动性,推行"智慧作业",精心设计分层作业、个性作业,推出"作业台账""阳光作业公示牌",实现作业"透明化";停止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许可,开展义务教育课后服务"5+2"工作,全县36所学校22105个学生参加了课后服务,参与率达到98.9%;多次联合县直相关部门,对全县范围内所有培训机构多轮次开展地毯式排查,列出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
三是"校园建设"让教育发展更安心。投入资金1916万元,对全县18所中小学进行维修改造与能力提升,完成全县农村中学及中心小学运动场的提升改造,实现塑胶跑道、篮球场、足球场全覆盖,极大缩小城乡办学差距。教育硬件软件建设"扬长补短"。投入资金4940万元,推进学前教育建设工程,着力推动黎川县第三小学附属幼儿园、黎川县第三公办幼儿园工程建设,为解决"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问题创造重要条件;投入资金5000万元,实施黎川二中、职业中专进行改扩建项目;投入资金12000万元,新城实验学校一期工程全面竣工,于2021年秋季如期开学,确保了全县大班额化解有序推进;投入资金2145万元,实施能力提升项目、长效机制项目,推动龙安镇中心小学综合楼、栗塘小学A、B楼等工程建设,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投入1800余万元,新采购班班通设备258套,升级改造班班通设备450套,使全县班班通设备全部符合省厅标准。采购教师办公电脑520台,有效改善我县学校教师办公条件,提高我县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
四是"素质园丁"让教学水平更放心。全县教学教研已然形成"名优"群体效应,通过"四研"--县级引领、校级研讨、组内沙龙、自我研学"步步夯实教研工作,创建县级名师工作室10个,扎实开展学科团队教研活动,举办了线下教学研讨18次,师生竞赛31次,专题讲座35节,参与师生达4000余人次;组织名师"送教下乡"示范课近70节,教师参与课例研讨人次达1800人,近30人在省、市级教师优质课竞赛中获奖。2021年全县素质教育再结硕果,除丁方园同学圆梦北京大学外,还有100名学子录取到中科大、浙江大学、上海交大等985和211高校,全县录取考生总数为1507人,其中本科录取考生703人,全县录取率达89.38%,本科录取率达41.70%,均超出全省5个多百分点(全省录取率为83.56%,本科录取率为36.30%)。
五是"人才引进"让教师队伍更匠心。加大教师补充力度,力促师资结构均衡,通过全省统一招聘、定向师范毕业生分配、三支一扶"、黎川籍在外返乡教师、人才引进等渠道新聘教师121人,随着一批批年轻教师的引进,农村学校焕发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加大教师交流力度,力促师资素质均衡,今年共安排了92名教师进行轮岗交流,促进了城乡师资素质均衡,进而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强激励机制建设,不断激发教师队伍活力,通过实施教师岗位等级管理、加大教师节表彰力度、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生活水平等方式,全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释放,形成人人思教乐教、校校争创佳绩,全系统风气一新、蒸蒸日上的新局面。
六是"教育改革"让教育治理更顺心。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明确推动教育督导由部门监督真正转变为政府监督的新要求,全面落实教育督导职能。加强新高考改革督导,全程监测评估改革进程,成立"高考综合改革推进工作小组",提前谋划,针对实施高考综合改革标准化考场及办学条件、师资等硬件、软件进行全面、科学、定向规划。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把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课业和心理双减负,提升教育治理效能。
七是"教育扶贫"让义务教育更贴心。全面落实精准资助,深入推进资助育人。进一步巩固和拓展脱贫成果,保持资助政策连续性,助力实施乡村振兴。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各学段严格按照国家、省、市、县资助政策落实到位,确保"应助尽助"。2021年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9339人次,资助金额达496.82万元。义教阶段农村脱贫户子女仍实行"零收费"政策,2021年上半年免费金额共计47.2万元,下半年免费金额共计51.8万元。为576名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贷款金额达508.91万元。对异地就读的农村脱贫户子女采取发送联络函方式,让其在学籍地享受资助政策,对确未在学籍地享受资助的学生仍实行县财政兜底政策。各项资助政策的全面落实,确保全县无一人因家庭困难而失学、辍学,充分体现教育公平,提升困难家庭及学生共享国家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
八是"校园安全"让教学环境更宽心。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落实校(园)长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加大校园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力度,对全县30所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门卫室进行"四个一"工程建设。校园安防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与相关部门协作,联合开展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食品卫生集中整治,形成合力构建校园安全稳定齐抓共管良好格局。加强法制教育,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推动"一号检察建议"落地生根,所有中小学均聘请法制副校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未成年保护体系,推动形成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合力,形成平安和谐校园格局。
九是"政策补贴"让教育保障更尽心。加大财政投入"兜底"教育发展。全县各公办中小学、幼儿园生均公用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共安排2974.685万元,其中安排义教学校生均公用经费2358.625万元,安排省级学前教育试验区专项经费200万元(普惠性民办园补助经费每年每生200元在该项目中列支)。落实教师待遇,教师政府性奖励财政兜底发放2.1万元/人。解决学校部分人员经费,县财政预算安排临时上课人员工资264万元(含县幼儿园48万元),化解大班额经费260万元。
十是"阳光体育"让健康教育更入心。扎实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有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体育素养。各级各类学校按部颁标准开全开足体育课,全面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每年体能测试实现全覆盖,全县中学生体能达标率91.91%,小学95.73%。学校举行运动会已成常态,阳光体育运动在中小学蓬勃开展,在校学生保证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落实学校健康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宣传,加强对学生控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教育,学生健康知识、自我保健能力得到较大提升。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多年探索和努力,我县教育体育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城乡教育日趋均衡,各类学校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通过自查,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县教育体育工作依然面临一些问题,基础教育扩容和深化改革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快,中等职业教育与先进县市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教师队伍建设还需加快步伐,学校信息化仪器设备更新的财政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五、下一步改进措施
教育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公平正义。在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中,我们做出了一些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但是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一个不断深化、创新,由低级向高级渐进发展的过程,任重而道远。我们将以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为契机,主动适应教育发展新常态,坚持"优先、均衡、科学"原则,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全面消除义务教育大班额;不断提升教育普及水平,优质发展各类教育;全面落实"双减"工作要求,规范校外机构培训行为,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进一步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统筹安排足球场、游泳馆、体育公园、青少年体能拓展训练中心等项目建设,推进公共体育事业发展;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学校安防建设水平;创新工作机制,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高质量建设"四区四宜"新黎川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黎川县人民政府
2022年1月21日
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工作职责自评汇报
作示范、勇争先,全面推动泰和教育振兴发展
根据教育督导工作安排,对照2021年党政领导干部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实施方案及细则,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履责实际,现将有关情况自评如下:
一、基本县情
泰和,以"地产嘉禾,和气所生"而得名,素有"声名文物之邦"的美誉。国土面积2495平方公里,人口58万,辖23个乡镇场。近年来,泰和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瞄准五个"作示范、创一流"目标要求,凝心聚力,合力共为,实体经济发展稳健,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在全市"第一方阵"。
在社会经济保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同时,县委、县政府大格局谋划教育发展,大手笔投入教育资金,大力度改善办学条件,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目前,全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472所(其中高中7所,义务教育199所,职业教育2所,学前教育263所,特殊教育1所),在校学生总数111808人(其中高中12781人,义务教育76812人,职业教育2372人,学前教育19642人,特殊教育201人),教职工6188人(不含民办学校教职工)。基本形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多种类、多层次,公办教育、民办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各类教育协同发展体系。先后被评为全国、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全省首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全市教育工作先进县。
二、主要经验及取得的成效
(一)聚焦优先发展,全面夯实责任担当
始终把教育工作摆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战略性地位,把"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切实落实到县委政府的教育谋划、部署和举措当中,全力打通泰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1.顶层谋划重落地。以教育改革发展的前瞻性思维和满足人民群众获得感为目标,制订出台了《泰和县"十四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规划》和《泰和县中小学布局优化专项规划》,高标定位泰和教育未来发展思路,顶层谋划泰和教育加速发展的举措和步骤,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努力实现"重塑泰和教育辉煌"的目标。2021年,针对教育工作中呈现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问题,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政府重要会议进行了13次专题研究,决议通过了涉及教育发展的相关事项和要素;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挂点领导主动调研,亲自调度,推动解决了滨江小学新建、"大班额"化解、文田中学设立高中部、高中优质生源稳控、高层次教师人才引进、临路安全保障等一系列群众"急难愁盼"的教育民生问题。以勇担当、敢作为的作风全力推动教育强国的国家意志在泰和落地生根。
2.合力共为助发展。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对照新时代国家教育政策精神和要求,旗帜鲜明地提出贯彻实施意见,把对教育工作"高看一眼、厚爱三分"转化为推动教育振兴发展的合力。县委、县政府、县纪委领导带队,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清理整治。职能部门主动作为,积极解决教育所需的"人、才、物"问题。充分挖掘历史和人文资源,设立"海清睿智教育奖励基金""浙大西迁感恩基金""新联会慈善公益基金"及乡镇教育发展奖励基金,2021年累计奖补师生118人,发放奖金38.2万元。与浙江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泰中挂牌江师大附属杏岭实验学校,城西实验学校冠名浙大求是学校。最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10月8日,浙大校友50余君齐聚泰和,召开西迁感恩基金管理委员会年会,郑强先生受邀作"爱国主义"报告,被聘为泰和中学永久名誉校长一职。社会各界备感振奋,浙大"求是"精神、高校文脉在泰和弦歌永续。全县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导、教育为主、部门配合、社会支持"促进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3.关心关爱保公平。精准构建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全覆盖的教育扶贫资助体系,确保全县建档立卡学生和城镇贫困群众子女应助尽助。2021年,共发放各类资助金近1800万元,资助学生27562人次。坚持实施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双线机制,保障义务教育求学之路上不少一人。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工作,在工业园区建设了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小学、1所初中,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做到应收尽收。建立健全留守学生关爱体系。团县委、妇联、检察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部门和单位联合发力,聘请留守儿童督导员,邀请大学生志愿者、公益组织和社会爱心人士,大力开展关心关爱活动。学校、村委会设立"留守儿童之家"和"童心港湾",经常性开展联欢活动。用爱的阳光撒满留守学生成长之路,促进留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二)聚焦均衡优质,全面补齐弱项短板
优先保障教育经费投入,通过"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供更好的受教育条件和更多的公共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教育的向往。
1.加大投入强保障。依法建立教育经费投入机制,各类教育经费按上级要求拨付。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生均公共预算支出做到只增不减。校舍安全保障金、教育信息化运维保障金按需预算和拨付。教师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统一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发放到位。全面落实国家关于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要求,全县中小学教师政府奖励性补贴人均发放13315.70元。2021年,投入各类校建经费1.5亿元,对全县25个建设项目进行续建或新建。投入各类教育装备采购经费2800万元,添置了一批学校急需的设施设备。"十四五"期间,预计投资19亿元,推动16个教育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截至2022年1月,融合各类资金10亿元正在建设8个教育重点项目。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通过足额投入各类教育经费,全面夯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