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领导干部自评报告-17篇(第4/18页)
C5.学校执行"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1分)
全县所有学校重大的决策事项都经校委会讨论集体酝酿提出。学校班子成员,坚持做到"一岗双责",带头执行"三重一大"的有关规定。凡涉及"三重一大"会议,都有详实的记录,会议记录都存了档,在学校公示栏内公示,充分发挥了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对"三会一课"的内容,党支部事先有准备、有安排,做到了重点突出,确保了活动实效,并建立健全考勤考核制度,严格纪律,要求所有党员按时参加"三会一课",确保党员出席率。同时把"三会一课"活动参与情况与年终考核挂钩,学校领导班子都能带头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制度能够落实到位,"三重一大"事项都能经过党组织会议通过,能够充分征求班子成员的意见。
C6.学习宣传新修订《教育法》,重点是党的教育方针(1分)
我县将新修订的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大力开展学习宣传活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广大师生深入领会新修订的教育法的重要内容,全面增强依据教育法保障推动教育改革、破解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能力。同时与党史学习教育结合起来,深入了解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的历史与现实意义,了解党的教育方针的历史演变,深刻领悟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教育指导思想是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起来,深刻领悟教育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地位和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C7.加强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抓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贯彻落实,把爱国主义教育有机融入到中小学各学科的教学和地方教材、考试评价全过程,纳入教育教学实践环节,推动爱国主义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开足开齐红色文化课程,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1.5分)
成立了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道德与法治教材一体化标准化实施方案、开展素质教育、三色文化,读书活动等加强政治领导,强化德育工作实效,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出台《关于在全市中心学开展"筑梦可爱中国,诵读时代赞歌"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活动的通知》、《关于认真组织观看动画片《可爱的中国》通知》《关于深入开展"精读《红色家书》,传承红色基因"读书活动的通知》,通过《可爱的中国》和红色教育主题教育活动比赛,加强了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使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开齐开足音体美课程,《关于推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人员的通知》、关于印发《红色文化教育大中小一体化课程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我县非常重视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
C8.加大劳动教育实施的保障力度,加强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建立健全"五育并举"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保障机制(2.5分)
我县要求在这些有场所的农村中小学中是根据各个学校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园内的一些空地,绝大多数学校的建设面积达不到省厅《规划》标准。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出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第一个聚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重要文件,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保障机制的纲领性文件。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坚持立德树人,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坚持"五育"并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按照"四有好老师"标准,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深化改革,为提高教育质量创造条件;开创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新局面。为了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各学校要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四个坚持"的工作要求,让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五育"并举目标真正落地、落细、落实。
二、落实国家教育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情况
(A2共五个C级指标,满分14分,自评得分14分)
C9.按照《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江西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两清单一安排"》要求,推进改革各项任务落细落地(4分)
一是因地制宜推动落实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万年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万年县人民政府依法履行义务教育主体责任,进一步强调各乡镇政府要落实责任、加强统筹,坚持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来抓。印发《万年县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的通知,关于印发《万年县义务教育学校建设用地专项规划》的通知,巩固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水平,积极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建工作。出台《关于推进初级中学学校联盟捆绑发展实施方案》,切实解决义务教育"城市挤、农村空"和城区学校特别是城区初级中学大校额、大班额问题,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二是推动落实教育现代化。出台《万年县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管理办法》、《关于减免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规费的通知》、《万年县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万年教育城域网实施方案》、《关于转发<江西省中小学校信息化建设基本标准(试行)>的通知》,扎实推进教育现代化,制定了地方落实措施,建立了工作推进机制。
C10.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优化教育督导管理体制、理顺教育督导运行机制和落实督导条件保障情况(5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巩固我县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强化教育督导职能。一是完善教育督导机构。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我县教育督导存在的突出问题,2021年印发了《万年县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万教领组字〔2021〕1号),出台了《关于调整部分县政府议事协调机构的通知》(万府办字〔2021〕99号内含关于调整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文件),设立总督学,负责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具体工作落实。制定了《关于设立教育督导室驻校督导办的通知》,为进一步发挥教育督导在推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监督、指导、服务作用。二是明确督导机构职责。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育督导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全县教育督导的重大方针、政策;审议全县教育督导总体规划和重大事项;统筹指导全县教育督导工作;聘任县政府督学;公布县政府教育督导报告。三是配齐教育督导机构人员。出台了《关于徐志文等同志任职督导办主任的通知》,《关于聘任邱福连等90位同志为万年县第二届县级督学、特约督学的通知》,加大督政督学力度,确保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努力推进县域教育科学、均衡发展。四是保障教育督导经费。将教育督导经费列入2021年度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印发了《万年县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实施意见》,明确了督学的工作补助办法。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全县中小学办学水平,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积极构建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教育服务体系,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教育,通过印发《万年县中小学办学绩效考核方案》,全面评估各中小学办学目标落实情况,并根据考核结果将绩效奖金发放到位。
C11.统筹做好教育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工作(1分)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师生健康安全,成立了万年县教体系统疫情防控指挥办公室,以"师生安全、家长安居、学校安稳"为总要求,以"找到人、管住人、守好门"为总基调,以"有限物资一线用、有限空间属地用、有限力量统一用"为总规矩。一是统筹,建立应急机制和预案,对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有效管理和监控。以广大师生及教育系统职工为主体,由各级各类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及时、有效预防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直接对口负责各级各类学校,坚决防止疫情向校园内蔓延、在师生中扩散,保障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持统筹兼顾,牢牢抓住"控源头、严规范、管过程、压责任、保质量"五个重点,严抓疫情防控工作。
C12.统筹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巩固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成果,有效推动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立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及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推进和奖补工作机制(3分)
(1)、县人民政府印发《万年县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专项规划》,《万年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万年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规划的通知》,《万年县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和奖补工作机制》《万年县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推进和奖补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
(2)、实施布局调整。为适应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向城镇流动趋势,进一步加大城镇学校布局调整,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初级中学建设,实现初中学生全部进县城、乡镇初级中学改建设为乡镇小学高年级部,满足学生寄宿学习需求。通过满足就近入学需求、解决上下学交通服务、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等措施,坚决防止因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
(3)、加大学校建设力度。在农村,实施小规模学校升级改造、新建厕所、改水改厕、新建塑胶跑道等工程,推进温馨校园建设。在县城,新建成万年县第一中学、第一小学、六0小学北城校区(陈营镇中心小学)、万年一中附属小学,新增学位10230个;2020年启动新建万年县城南中学、万年县城北中学,总投资3亿元,新增校园面积230亩,新建校舍79630平方米,新增初中学位6000个,两所初级中学已完成用地报批、征地、规划设计招标工作,正进行建设之中。
(4)、为加强公、民办幼儿园规范管理,提高公、民办幼儿园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我县学前教育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根据《关于开展全县学前教育专项督导的通知》精神,县教体局于2021年5月会同各乡(镇)政府、民政局组成十二个督查组赴各乡(镇)对全县64所公、民办幼儿园进行了一次全面的专项督导检查。
C13.统筹规范各类事项,列出具体减负清单,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1分)
为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万年县教育体育局印发减负中小学教师不合理负担工作方案,重点任务清单,于2020年印发了《关于落实中小学教师减负措施和中小学教师减负正面清单的通知》,成立领导小组,畅通反映渠道,公布举报电话,公布了减负正面清单,集中清理各中社会事务进校园和各类报表填写统计事项。
三、健全教育保障机制
(A3共十三个C级指标,满分33分,自评得分33分)
C14.统筹城乡学校(含技工院校)布局和建设,将教育、人社行政主管部门纳入城乡规划委员会;确保新建配套学校、幼儿园按生源足额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建设与使用;按照与普通高中学位配比不低于5:6比例的标准建设中职学校;保障学校用地及安全(5.5分)
万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印发万年县教育布局调整规划的通知》,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统筹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做到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幼儿园与住宅项目同步规划设计、同步建设施工、同步竣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和管理。万年县中等专业学校已达到省定标准。
实施布局调整。为适应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向城镇流动趋势,进一步加大城镇学校布局调整,统筹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和县城初级中学建设,实现初中学生全部进县城、乡镇初级中学改建设为乡镇小学高年级部,满足学生寄宿学习需求。通过满足就近入学需求、解决上下学交通服务、加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等措施,坚决防止因为学校布局不合理导致学生上学困难甚至辍学。
C15.义务教育学校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小学、初中分别不超过2000人/校,九年一贯制学校不超过2500人/校);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不新增大校额;县域内义务教育阶段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全部消除,义务教育阶段大班额比例控制在4%以内;小学一、二、三年级和初中一、二、三年级班额分别不超过45人、50人;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规划建设得到加强(5分)
万年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存在66人及以上的超大班额,小学一至三年级不存在超过国家标准(45人/班)的班级、初中班额超过国家标准(50人/班)的有2个,占比0.4%。小学四至六年级不存在超过大班额(56人/班)的班级。万年县辖区内存在大校额情况,已经在制定和完善消除大校额专项计划,并且已经化解华杰、星苑学校的大校额,并且没有新增大校额、现有的二中、四中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明显减少。
C16.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剔除一次性投入等不可比因素)逐年只增不减(1分)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对上级下拨的教育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并将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确保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万年县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2021年支出88715万元,比上年84540万元增长4175万元,增长4.94%。
C17.2021年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剔除一次性投入等不可比因素)逐年只增不减(1分)
对上级下拨的教育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并将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剔除一次性投入等不可比因素)逐年只增不减。2021年按在校总学生人数平均的一般公共预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减。材料5《万年县2021年教育经费"三个增长"情况表》说明万年县2021年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事业费职业高中27381.13元、普通高中9085.80元、普通初中17283.42元、普通小学10668.14元、幼儿园5954.21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82%、4.97%、4.50%、8.23%、4.93%。
2021年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公用经费支出职业高中22095.15元、普通高中2692.31元、普通初中9539.72元、普通小学3601.21元、幼儿园2421.74元,分别比上年增长0.01%、0.02%、0.01%、0.03%、0.05%。
C18.加强教育经费统筹,落实各级学校生均经费基本标准和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2分)
加强教育经费统筹,严格落实省政府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按小学生均650元,初中生均850元,高中生均1000元,学前生均600元,特殊教育和随班就读生均6000元,不足百人学校按百人补足经费,寄宿学生按每生200增加经费,以上款项按时足额拨付到位。科学管理使用教育经费,建立健全"谁使用、谁负责"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责任体系。
C19.保障上级专项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无克扣、挪用现象,地方财政应负担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3分)
全面落实"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对上级下拨的教育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无克扣、挪用现象。确实保障上级专项教育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无克扣、挪用现象。万年县地方财政应负担教育资金如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乡镇补贴等及时足额拨付到位。
C20.加强教育资金绩效评价工作(2分)
建立教育资金绩效评价相关制度并印发正式文件,每年针对重点教育资金城乡义务教育补助经费、中职助学金等开展重点绩效评价。
C21.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1分)
出台了《万年县中小学校舍安全保障长效机制》,已开展校舍危房排查鉴定,将保障中小学校舍安全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足额拨付。
C22.落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关于加强全省公办幼儿园职工管理的指导意见》,创新幼儿园编制管理方式,出台具体措施,保障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到位,落实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做到教师持证上岗(2分)
落实了《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目前我县共有公办幼儿园16所,全县公办幼儿园在园人数6557人,总计197个教学班,专职教师388人,保育院教师76人.在幼儿园编制管理方式上,我县出台了相关措施,保障了公办幼儿园教职工配备到位,落实解决了幼儿园教师工资待遇和社会保障。
C23.落实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政策,动态管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持续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3分)
1.落实统一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政策,动态管理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方面
2018年,县委编办出台《关于万年县加强公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管理实施办法》,落实了统一的城乡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高中教职工与学生比为1:12.5,初中为1:13.5,小学为1:19。2021年市委编办核定万年县中小学教职工编制为3795人,万年县通过落实2021年招聘计划200人,在编在岗教师3802人,已经超过核定编制数,做到了有编即补。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实行动态管理。
2.推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县管校聘"方面
我县为"县管校聘"管理体制试点县,已经制定《万年县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暂行)》,成立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校岗位缺额,已经开展缺额学校选聘教师工作。此外,做好义务教育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每年的实际交流轮岗人数均在应交流轮岗人数的10%以上。
3.持续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方面
根据上级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我县不断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职称申报对乡村学校教师予以倾斜,在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累计满25周年且仍在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在本单位没有岗位职数情况下可不受岗位比例限制直接申报评聘。2021年,全县有32名在边远农村学校任教累计25周年且仍在边远地区农村学校任教的教师,不受职数限制直接评聘高中级职称。
C24.健全中小学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对公务员普遍发放奖励性补贴时及时统筹考虑义务教育教师(5分)
2020年,万年县筹集资金6500万元,补发了乡镇教师2015年1月以来乡镇工作补贴欠发部分,增发教师绩效奖励人均5200元,如期实现了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年均工资收入水平目标。为进一步完善教师待遇保障长效机制,县人社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保障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的实施意见》,建立了教师工资待遇保障长效机制。
万年县教育体育局印发《2020年度中小学校绩效奖励发放考核暂行办法》。根据绩效奖励办法发放教师奖励性补贴。
万年县不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不享受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根据上级发放教师特殊津贴标准,万年县为在边远地区学校工作的1240余名教师发放了艰苦边远地区学校教师特殊津贴,2020年补发了乡镇工作补贴欠发部分,乡镇工作补贴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县财政支付670余万元。
C25.按照生均公用经费预算总额5%和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的1.5%安排教师培训专项经费(2分)
县财政按照不低于教师工资总额1.5%,安排2020年教师培训经费500万元,2021年预算安排了520万元。2020年公用经费使用培训293万元,达公用经费的6.7%。
C26.完善学生资助制度,全面落实资助政策,做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应助尽助,不漏一人",未出现学生(幼儿)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现象(2分)
2021年9月,原万年县教体局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过渡为万年县教体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其组织架构不变。各学校也成立了乡村振兴工作小组,做到校长亲自抓,并配备教育帮扶专干,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学校结合本乡镇与学校实际,相应制定了学校教育扶贫实施意见,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结对帮扶措施,学校控辍保学具体措施等。切实做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教育资助与控辍保学工作不错1人,不漏1人,从而达到精准识别、精准管理、精准资助的目的。
四、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A4共二十一个C级指标,满分32分,自评得分31分)
C27.扩充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加大支持保障(3分)
为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我县通过不断完善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保障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多措并举推动全县学前教育扩优提质。一是合理规划建设布局。推进教育公平,增加普惠性资源供给,充分考虑出生人口变化、乡村振兴和城镇化发展趋势,做好入园需求测算,完善县普惠性幼儿园布局规划,完善农村学前教育资源布局,办好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我县12个乡镇,每个乡镇按标准建有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二是规范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和移交使用。我县应完成的治理目标数为:已建成需办理移交手续的2所;已建成需回收、购置、置换的2所;需要补建、新建或改建的2所;共完成增加学位数479个。现已完成目标任务。
C28.健全完善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机制(1分)
三年教育扶贫以来,我县义务教育巩固率按几何倍率提升,充分反映了我县控辍保学的显著成效。近几年来小学巩固率分别为99.8%、100%;初中巩固率分别为96.8%、97.1%;均达到省定标准。近2年小学年辍学率为0.01,0%初中年辍学率为0.2%、0.19%。(年辍学率在控制线内,并有所下降)。
C29.规范中小学(含民办)招生入学工作;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残疾儿童少年、特困家庭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入学(1.5分)
(一)坚持以有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学校为目标,以切实维护中小学生的合法入学权益、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为原则,依法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
(二)根据县域内常住人口分布情况,按照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县的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和相关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三)规划城区范围内,搭建应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入学工作规范管理,疏堵结合,既要严禁城区学校、私立学校在计划外跨区域自行招生,更要敦促农村中小学加大招生宣传、劝读力度,提升自身办学水平,以减少家长择校诉求,缓解城区招生压力。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及时向社会公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相关信息,加强与中小学校和家庭、社会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有线电视、教育公众号、学校公众号、"校园开放日"、在社区张贴《招生告示》等形式,向辖区内适龄儿童及家长告知招生工作政策,公布网上报名时间、报名方式、必须上传的各种佐证材料、照片等。
(五)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按照县教体局确定的就近入学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安排适龄儿童入学。根据《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学校可以面向全县招生,但必须要根据学校办学性质、办学层次、硬件设施、师资条件进行招生计划核准。严禁未经计划核准自行招生,严禁民办学校不顾自身条件超计划招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安排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随班就。公、民办学校招生纳入教体局统一管理,同步招生,为控制招生计划数实行随机分班录取,同时保障了随迁子女务工人员、残疾儿童、留守儿童等享受了义务教育的公开、公正、公平的权利。
C31.统筹规划和实施信息化建设(2分)
为进一步规范我县教育信息化(含万年县教育城域网)建设和应用,确保万年县教育城域网安全、稳定的运行,特制定了《万年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万年县教育信息化建设(含万年教育城域网)运维保障机制》,成立了以县教育体育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常务副组长,电教站站长为办公室主任,各相关部门参与的教体局信息化运维工作领导小组。各学校成立相应的信息化运维工作领导小组有专门负责信息化推进工作,全县各学校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机制和数据、资源共享办法。推进教育信息化督导考评体系建设,将教育信息化列为教育督导内容。实施教育信息化年度发展报告制度,督促全县中小学校按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标准体系,将信息化水平列入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和校长考评的指标体系。鼓励从事应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教师,在教学中积累经验,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倾斜,在同等情况下优先。明确信息化技术服务人员岗位,引进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提高信息技术服务人员的待遇。
将教育信息化列入基本办学条件,切实加大政府的投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保障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应用和维护资金及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按照中央、省、市要求,设立教育信息化(含万年县教育城域网)专项经费,把运行维护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每年200万),对专项经费单独核算、专款专用,用于教育信息化(含万年县教育城域网)基础设施建设、运行维护经费、设备升级维护、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等,以确保我县教育信息化(含万年县教育城域网)正常使用和运行。学校每年也必须从生均公用经费拿出不少于10%作为教育信息化运维工作经费来确保本校教育信息化正常使用和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