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3月调研报告-40篇(第52/81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466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23分钟

二、主动转变产教融合理念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需求

对标国内外一流高职院校,云南省职业教育在人才链对接产业链、科技创新对接企业创新方面仍然有较大差距,支撑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能力有待深化。学校生均指标不适应规模发展校企深度融合的专业特色有待加强,建设一批产教融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专业及专业群方面还存在不足,仍需进一步优化奖励机制、专业结构,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另外,云南省内职业院校科研能力、技术服务、科研转化、社会服务等方面较为薄弱,科研总量小,缺乏高水平项目和成果,面向云南支柱产业、特色产业等开展社会服务的能力不强。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制定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积极性,加强应用科研能力建设,加强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全面提升社会服务的核心竞争能力。

职业教育与重大产业的战略匹配作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行动,是推动地方、行业、企业、职业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重要抓手。以产业发展为经,以经济功能区为纬,突出政府统筹,突出融合主体,突出关键环节,发挥企业市场主体和学校办学主体的积极性,逐个产业分析,逐个园区梳理,逐个企业遴选,逐个学校落实, 逐个专业论证,加快编制好职业教育与重大产业战略匹配的方案,形成系统化、规模化、定型化对接匹配,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深入精准发展。

云南省将支持各州(市)职业院校特色办学,结合云南"八大产业"需求设置专业。职业院校与企业联合研究专业建设,学校专业设置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同时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相结合。统筹全省区域优势设置特色专业, 滇中区域优先推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滇东北加快升级改造钢铁冶金、建筑工程、轻纺制造等传统专业;滇东南发展化工医药、现代农业相关专业;滇西区域发展民族文化传承和旅游服务业、现代种植等专业;滇南和滇西南发展绿色循环产业、现代农业。各区域在特色经济优势产业基础上结合新兴技术致力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

三、高度重视创新驱动发展 促进产教融合转型升级

办学模式创新。云南现阶段产教融合模式主要为:技术合作模式、科技攻关项目模式、现代学徒制模式、职教集团模式、共建实训基地模式、共建产业学院模式。校企双方应根据自身资源和条件选择正确的合作模式为主干,其他合作模式融合发展,并在主干模式上精耕细作,创新办学模式。例如基于产业园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是在高职院校教学用地上建设与学院主体专业相符的产业园,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与学院主体专业对口的企业入驻园区,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以达到政府、学校、企业共同育人的目的,这是融人才培养、产业培育、研究开发为一体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地方政府主要为共同育人提供政策扶持和制度保障,高职院校和企业主要承担合作办学、合作育人的具体任务。基于产业园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模式不仅便于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开展,还可以提高合作的经济效益。

课程内容创新。产教融合是行业、企业与学校双向结合,解决高校教育与产业有机对接,教育系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产教融合课程要求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应用性,使产教融合课程实践教学向项目化、职业化、全过程、创新性方向发展。为实施多元多维的实践教学,课程实训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即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在课程教学中植入企业需求、行业趋势等内容。实践渠道需要多维拓展,如将实训任务转化为课题项目,通过项目化管理的实践方式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中融入项目课题内容,同时鼓励学生做到工学结合、学用结合。此外,课程内容的创新与教师对于行业的前瞻性以及对于知识体系的把握运用密切相关,因此需要注重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打造优秀的校企教学团队,培养"双师双能"师资,提升教师双创能力。信息平台创新。以

数字化技术为核心,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研究建设区域产业大数据平台,研究区域产业发展的痛点,增强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结合当前先进技术手段,构建信息平台,实现就业信息同步分享、政策即时共享,为政府、企业、学校三方提供产教融合基础数据支撑。数字化、智能化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可在人才培养、资源开发、平台打造、信息共享等方面驱动发展。

四、充分发挥云南地域优势 构建产教融合跨国合作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西部与缅甸相邻,南部和东南部分别与老挝、越南接壤,有13个少数民族跨境而居。同时云南省也是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合作机制(中国与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共同发起和建设的新型次区域合作机制)的主要窗口,如此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也为职业教育提供了特色土壤。云南省先后在缅甸、老挝、柬埔寨建立了线下的澜湄职业教育基地,并且已经为湄公河国家培训了4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云南省高校作为文化教育领域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必须按照新发展理念开展跨境教育产教融合,以主动适应和服务"长江经济带"等国家战略与"一带一路"等国际倡议的实施,促进高校跨境教育产教融合布局和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最终实现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同频共振。云南省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广义上的跨境教育与跨境教育产教融合越来越普遍,中国与东盟国家间教育合作交流的广度与深度在不断加强。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云南省凭借其与东盟国家地理上毗邻的区位优势以及跨境人文情怀,依托特色优势学科、高原特色产业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基本形成了"引进来、走出去"的中国-东盟跨境教育产教融合战略。

以国家政策为背景,云南省将把教育、产业等对外开放工作放到国家发展战略中来谋划,站在国家总体外交和省域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高度,强化协同服务平台建设。云南省职业院校将抓住关键战略机遇期,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全方位开放,找准与东盟国家跨界教育、产学研融合发展方向,支持中国和东盟国家各类企业主动与相关高校开展创新发展合作,构建高质量的跨界产教融合体系,持续培养跨国产教融合人才。

产教融合既是中国-东盟国家跨境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全球跨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云南省职业院校的产教融合应该秉持国际视野,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主动了解、对接澜湄六国的产业特点、培训需求, 拓宽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创新的思路,大胆探索职业教育留学生的招收与培养

模式,闯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五、完善产教融合监督评价机制 提升职教治理能力

将产教融合实施成效纳入政府、企业、学校绩效考核。以融合程度、就业质量、服务贡献量化为考核指标,以行业、企业、学校等多主体共同参与质量评价体系。将学生就业作为产教融合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企业和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持续创新,做到人才培养全过程质量监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方方面面工作。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