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似观山不喜平 — — 观山文库◆记住我,来上我~

2023年3月调研报告-40篇(第56/81页)

网友供稿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共计246646个字,预计阅读时长823分钟

园中、人在景中"的公园城市。经过多年建设,河源市基本形成了绿色公园空间覆盖的公园城市,但与上升到城市转型发展新模式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2014 年9月28日,贵阳市生态文明大会上首次提出"着力推动公园城市建设"。同年年底,贵阳市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建设"六大工程"打造贵阳发展升级版的决定,"实施公园城市工程,打造生态贵阳升级版"作为六大工程之一被全面推进。随后,贵阳提出建成"千园之城"目标。江门市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启动公园城市大行动,研究实施公园化战略,推进大地园林化;初步提出在城市中建公园、在公园中建城市的构想;主要以龙头公园建设和社区公园建设两方面为建设重点,加强全市域公园体系建设,逐步推动全域实现公园覆盖。2017年扬州在部署迎接省运会和省园博会,并以此为契机进行城市治理之时,提出建设一批集生态景观、历史建筑、休闲娱乐于一体的城市公园,形成覆盖城乡、均衡布局的城市公园体系,市民活动中心由过去的商业区变为公园。扬州市以公园体系为主导建设的公园城市初具雏形,初步实现了由园林城市向公园城市的转变。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成都天府新区强调城市建设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之后,咸宁、武汉、上海、宜昌等十多个生态资源禀赋良好的城市陆续跟进。2018年8月湖北省咸宁市委五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长江流域公园城市",2019 年10月由咸宁市牵头制定的湖北省地方标准、也是全国首个公园城市建设标准

《公园城市建设指南》发布,2022年4月咸宁市正式启动《公园城市建设指南》上升国家标准工作。2020年12月25日,武汉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市园林和林业局提出将依托城市山水资源禀赋,通过打造"口袋公园-社区公园-综合公园

-郊野公园-自然公园"五级公园体系,将武汉建设为有湿地花城特色的公园城市;2022年11月5日至13日,《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在中国武汉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武汉市以丰富的湿地资源向参会各国展示其公园城市建设特色。2021年6月上海市政府正式启动公园城市建设,规划到2025年,公园数量由438座增加到1000座以上,森林覆盖率从18.49% 提升到19.5%,市域绿道总长度达到2000千米左右,形成公园与城市更加开放融合、公园城市治理取得明显突破、生态价值转换效益明显的超大型美丽城94市; 到2035年,基本建成公园城市,人人享有优美生态环境,市民对城市绿色开放空间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湖北省宜昌市2021年10月启动公园城市建设,2021年12月宜昌市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建设具有"国际范、山水韵、三峡情"的

滨江公园城市。同年12月,湖北省十堰市在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建设公园城市。2022年2月,杭州市提出公园城市建设目标:三年内杭州市区将建成200个具有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体育健身、运动休闲、娱乐休憩、防灾避险等多种功能的公园,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美丽宜居新天堂。同年5月,深圳市提出建设公园城市。同年7月,苏州市政府提出依托"人工山水城中园"的艺术特色和"自然山水园中城"的生态空间,建设具有苏州特色的"公园城市"。同年7月,云南省发文以昆明等城市作为省级试点,引领全省各地以"公园城市"理念推进城市建设(见表1)。

2.公园城市建设的时代价值

"公园城市"建设是在21世纪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美丽中国背景下提出的城市发展新模式,是人类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公园城市具有体现其时代特点的重要价值,主要有:

一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价值。公园城市建设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优先考虑的是其生态价值。公园城市着眼于构建山水林田湖草和城市生命共同体,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挖掘释放生态产品价值,促进生态优势进一步转化为发展优势,推动自然与生产生活相互促进和谐发展。

二是"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美学价值。公园城市注重优化城市设计,建立蓝绿交织、山水相连的公园体系,促进地形地貌、传统风貌与现代美学相融合, 寓建筑于公园场景,丰富城市色彩体系,形成具有独特美学价值的城市特色风貌。

三是传承历史以文化人的人文价值。城市文化空间作为构成城市空间的重要部分,承载着独有的城市精神,对塑造城市特色具有重要作用。公园城市注重展现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传统建筑、传统村落、优秀传统文化等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中,增强城市文化内涵和文化感知性。

四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价值。公园城市建设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 优化能源、产业、运输结构,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为经济发展提供持久动力。依托优质的生态环境,努力打造创新高地,推进创新创业发展,以激发公园城市经济活力。

五是宜居宜业美好健康的生活价值。公园城市推动高品质城市生活建设, 注重增强完善养老托育、医疗教育、住房保障等体系,推动公共资源科学配置

和公共服务普惠共享。树立简约适度、节能环保的生活理念,为人民群众打造更为便捷、更有品质、更加幸福的生活家园。

六是共建共享和谐普惠的社会价值。公园城市建设具有共享性、均等性和开放性,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前提,打造面向公众、开放共享的城市人居环境。注重打破城乡边界与行政分割,因地制宜打造绿色空间,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惠公平。

四、生态公园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各地在公园城市硬件设施建设上取得了进步,在城市管理配套方面也有了良好的起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主观的, 也有客观的;既涉及建设对象,也涉及实施主体。这也是公园城市建设中面临的急需解决的"堵点"和"痛点"。

1.思想认识有偏差

有的人认为"公园城市"就是"城市公园",没有认识到这是城市建设模式、发展理念的根本性转变;认为"公园城市"太"高大上"了,只有上海、成都等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可以建,一般中小城市条件根本不具备,不应该建, 也建不了;还有的人玩概念游戏,认为所在城市生态环境已经是"公园城市", 现在戴顶新帽子就可以了,不需投入专门精力。还有的人将"自然生态公园城市"概念的内涵泛化、外延随意扩大,一些地方、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干部把与公园城市建设无任何直接关联的本部门本单位日常工作都当作"公园城市" 建设的成绩,将"公园城市"当作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边装。因此,使得公园城市建设地位上虚化、虚置,工作上淡化、淡忘。

2.自然生态资源与经济发展融合不够

首先,自然生态资源与产业、科技、文化的融合尚不充分,传统生态产业退化、弱化现象严重,历史生态文化有待挖掘、传承、整合和凸显,现代生态文95化则有待创新和发展。一些城市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尚未成为吸引科技企业进驻的主要动因,而新兴科技也未充分运用到自然生态的修复与保护中去。从更为综合的视角来看,自然生态与"土地-人口-产业链""土地-产业- 科技链""科技-产业-文化链"等综合要素链之间的融合关系亟待建立。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